詭異的魔蹤黑影:救救我,哥哥 Fire27.事件的負麵社會影響(1 / 2)

下午四點鍾,大學城的市政府辦公廳內最上層的市長辦公室內,鄒市長正眉頭緊皺著看著由城市司法部門提交上來的調查報告。

雖說大學城建成的這幾年來,暴力事件也算是時有發生,前任市長在任的時候就曾有過類似的事件,但因為那時候發生的事件僅僅停留在學生的小打小鬧的程度,雖然當時的鬥毆現象也非常慘烈,五十個人的群架規模中有二十多個人都分別受了不同程度的傷而住院,其中甚至有七人身受重傷,好在沒有嚴重到要被送到重症監護室的程度,也並沒有人在事件之後陷入長期昏迷;而剩下的那不到三十個的年輕人也基本上都受到了一些輕傷,隻是沒有達到需要住院的地步,但這件事情本質上就隻是一起普通的學生鬥毆,以他們大人的眼光來看,真的隻能說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們在進行小打小鬧,但是,這一次的事件顯然與此前的截然不同,甚至從市長目前接收到的這份報告來看,整個事件簡直可以說是非比尋常。

這件惡性事件其實身為市長的鄒博士早就略有耳聞了,尤其是報告中提到的這個黑惡性質的團夥,自打他們開始入駐這座城市,並且不斷地腐蝕這座城市的一些本就已經形成漏洞框架的區域之時有關部門就已經將其存在上報給了政府了,可是因為一直抓不到這些人在城市內進行非法交易或者從事暴力事件的證據,所以有關部門也遲遲沒有深入的對這個組織出手,隻是泛泛的對其進行調查,但這一次的事件,很明顯的讓這個一直以來行事謹慎而神秘的組織逐漸的浮現到了明麵上來。

然而,光是處理這個不正當的組織卻並不是鄒市長現在所頭疼的問題的全部,因為這一次的不良事件的發生,不管是一些學校裏的老師、教工和領導;還在大學城念書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生和研究員;以及來自大洋彼岸的這些學生們的家長以及更加高級的國家政府都對這一起的惡性時間有所耳聞,並且提出要大學城嚴整一次城市的風氣,這座一直以來封閉性極高的城市本就一直在受著各方的監督,而這一次的不良事件被大洋彼岸的媒體在新聞和報紙中曝光之後,一時間無數的投訴信好像是雪片一樣迅速的就堆滿了大學城政府的意見征集箱,而且大部分的投訴信的內容都是聲討這一事件,並且希望政府能迅速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現在,他又不得不去謀劃新一輪的城市教育改革,哪怕僅僅是做足表麵工作以應對媒體和社會的監管,現在也必須要把影響這座城市的社會治安的這些毒瘤們徹底清除出去。

雖然這樣的話可能會少掉不少的城市收入,這一點自然更是讓鄒市長感到頭痛,但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既然他沒有事先做好預防措施,那麼也就隻能拆了東牆補西牆了。

老實說,以前是城市內的研究員出身的鄒博士其實並沒有豐富的執政經驗,但因為前一任市長任期已滿,再加上他的身體有恙,不能繼續連任,所以研究所就推薦了曾經是讀政法係的鄒博士來任職市長這個職位,而且這裏也考慮到一定的因地製宜的因素在其中,因為大學城對外開放性基本可以說是與香港澳門這些特別行政區相媲美,所以這裏也實行著特殊的自治權,那麼能在這樣一座城市內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的自然就隻有在這裏居住和學習了很長時間,非常了解這座城市的特點和民情,並且具有一定的司法知識的人才能勝任,基於以上的種種理由,以前從未涉足過政界的鄒博士就這樣被推薦了。

好在他任職的前幾年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再加上大學城內學術研討的氣氛空前高漲,所以那個黃金年代大學城推出過無數的領先於世界幾十甚至數百年的先進科技,並且因而賺取了大量的專利費以及開發費用,城市的gdp總額一直保持在一個相當可觀的程度,所以上級領導也對鄒博士進行了多次表揚,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幹出什麼實際的成效。但這一次,當這件事情傳達到上級甚至中央那裏的時候,鄒市長辦公室的電話基本就不曾中斷過,基本上都是來自上級的批評,但身為下級領導官員的鄒市長對此又能怎麼辦呢?隻能不說話默默地受著這些批評,白白的遭受這些委屈和冤枉氣;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下午的電話訓話知道剛才才算剛剛結束,他也終於能靜下心來的去仔細的查看交上來的報告。

報告的內容基本上就是警方對於整個事件調查的概況,沒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報告中還是有很多奇怪的點引起了鄒博士的注意,比如據報道事件發生的時候有人目擊到了周圍的樓房中突然發生火災,還有犯罪嫌疑人證詞中出現的大量前言不搭後語、甚至毫無邏輯可言的證詞,但他還沒來得及細細琢磨這些不尋常的點,他的秘書便很不看氣氛的敲了敲門,通知他有人要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