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的整體構造其實是非常好懂的,因為這座人工浮島終究不是自然生成的產物,島上的所有設施、區域甚至地形特點都是按照建造這座巨大浮島的設計師的意願建造的,所以概括島嶼結構的話,其實非常方便。
首先,包裹在大學城最外層的區域被稱為邊界四區,雖說島嶼在建造的時候因為一些緣故沒有剛好建成某個非常規整的圖形,但整體而言島體的外形還是可以用長寬相差並不是很多的長方形來描述,而所謂的邊界四區,則是位於長方形的四個角落的可以說是大學城最靠近邊界的區域,分別是西北角的港口區,東北角的高新產業區,西南角的娛樂區以及東南角的重工業區。四個區域彼此接壤,將中心區域包裹在邊界四區之內,邊界四區與市內區的分界則是由一整條提供環島快速列車行駛的鐵路隔開,由於使用了大學城內特殊研製的磁懸浮係統,列車在線路上環繞一圈的時間非常短,甚至不到一個小時,這種便利的交通自然為大學城內人的出行提供了很方便的條件。
之前提到的用來載著朱將軍等人從大學城離開的大型油輪自然就停泊在西北角的港口區,大學城的西北角也可以算作是島上唯一指定的出入境口,隻有這個區域才設有港口、機場這些可供出入境的公共區域,而放眼環島的其他邊界三區,由於島體都是高聳於海麵之上的,而剩餘的三個區域又沒有設置機場,所以想要從入境口之外的位置登陸上島進入大學城自然就變成了非常困難的事情。當然,困難並非代表完全不可能,比如朱將軍他們就是乘坐直升機直接空降了位於市中心的政府大樓去與鄒市長會麵的,而金發少年他們也可以利用美國提供的非常先進的傳送裝置傳送到島上的任意區域,隻不過這些方式基本上都是軍方才能掌握的高級登陸方式,一般的偷渡者想要接近大學城甚至登陸上島仍舊是不可能的事情。島體的邊界都有住房崗哨把守,一旦看到有可疑人員企圖強行登島,崗哨會先對其行為先提出警告,但若警告三次對方仍然沒有退意或者在警告過程當中對方就先行使用暴力的話,負責站崗的士兵是有權利將這些偷渡者直接擊斃的,不管他們是從哪個國家來的,亦不管他們的身份背景是什麼;所以,想要偷偷地潛入大學城真的需要掌握相當的門道才可以,這並不是賄賂幾個崗哨就能解決的事情,因為島嶼的“岩壁”上都有著監控攝像頭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工作,而這些攝像頭又是直接歸軍方統一負責管理的,要想繞過這種機關盤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樣的,島上的駐軍也集中於西北角,這裏建有島上唯一的一座軍事基地,但因為整個大學城在建造的時候就被設計為了易守難攻的天然要塞,島上也遍布被隱藏在市民生活當中,甚至連本地人都毫無察覺的防空裝置,因而大學城的守備是非常完美的,就算有外敵想要進攻這片領土或者想要打這片土地的注意,他們也要因為島上的防禦力量而忌憚三分。再加上中國最大的海軍基地想要派遣支援到大學城附近甚至都用不上兩個小時,在如此嚴密的島防之下,想要打這座城市注意的敵人大多也會聞風喪膽;而且由於大學城仍就算是中國領土,對這裏發動侵略無異於對這個國家宣戰,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實力強大到敢於做出這種愚蠢的行徑。
大學城的建造自然也讓周邊的國家附屬島嶼的守護變得更加可靠,自打大學城建立完畢之後,關於中國的島礁問題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爭端,雖然中國的臨近國,日本韓國等都對大學城的建造提出了一定的反對意見,但在自己的領海內建造設施本就不違反國際法,所以他們對於島嶼建造的反對聲音自然也不能對這項工程起到任何的阻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