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剛過而立之年的人,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高中老師,和一位不錯的女朋友——也是高中老師,餘生不能大富大貴,但至少也不會拖國家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後腿,身邊人都覺得還可以度日,但自詡為儒生、士子、讀書人的我,覺得這安逸的生活不是我的全部理想,教書育人之餘,時常有一種衝動在叫我逃離,可是我的雙腳卻始終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一邊翻閱閑書,一邊思索人生,不知不覺而立的腳步如期而至。

時常想,天下芸芸眾生如此之多,我就不必加入吧,羽扇綸巾、一呼百應之英才“寧有種乎”?每思至此,老淚縱橫不可抑止。讀書之餘,育人之閑暇,總覺得應做點什麼事方能對的起詩酒的年華,於是提筆寫些閑言碎語,以慰藉我的那顆尚未被世俗消磨殆盡的心靈。何況,對著電腦,品著茶香,趁著睡意壓上眉梢之前,敲些文字也是極好的。

讀書時的豪情壯誌,畢業後的跌跌撞撞,工作時的幽幽怨怨,這幾乎是很多年輕人初入世的寫照,隻不過有的人選擇改變;有的人選擇等待;有的人選擇觀望;還有的人選擇記錄,而我就是後者。其結果有的人實現超越,羨煞旁人;有的人錯失良機,後悔不已;而有的人今不如昔,扼然長歎;還有的人豁然開朗,拊掌稱讚,我也希望我是後者。因為,每個人由於所經曆的人生不同,其評價的標準固然不同,隻要現實和心靈的期許所契合就是值得歌頌的人生。所以,我最討厭的就是成功學,大多以物質的占有量為依歸,並希望教會他人也走向他們所謂的成功,這是我所不屑的,因為我是一個自詡為儒生、士子、讀書人,追去精神的豁然開朗比那些物質的據有更有意義。

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分享生活的春風得意或者聆聽彼此的不盡如人意,這是我寫文字的初衷,最後當然希望我們能攜手豁然的看待得失榮辱,使迷惘的心靈得到慰藉,不想當尼采,因為他是世紀的早產兒以至於他的孤獨沒人理解,隻想坐實儒生、士子、讀書人的自封綽號,我的喜怒哀樂,我一說你就懂,這樣就不孤獨。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