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們都幻想著“一旦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痛快,也無比認同出自西楚霸王的那句話“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每個人都喜歡追去美好的東西,都想所有的預見都稱心如意,然而我們也知道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雖然知道很多道理,可是當自己想實現某個目標而不達的時候,心底的那種怨憤與不滿依然會躍然心底。大多數人都屬於平凡的大多數,當自己在生活中踉踉蹌蹌的前行時,看到別人路途的一帆風順,我們免不了心生歆羨,經常會在心底發出疑問:為何我不是他?
當別人得到升遷,當別人工作績效比自己高,當別人好事臨門的時候,我們的第一感覺並非真的是祝福(當然,除了那個走運的人是自己的至親),而是多希望自己此刻就是那個人,希望好運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這樣的心理太司空見慣而又不可為外人道,因此隻能在心底品嚐那種嫉妒之苦澀,其實,回頭想想,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未嚐不是別人所羨慕的。我們有工作,我們四肢健全、身體健康,我們有朋友,我們有詩酒年華...這些都是那些缺少的人此刻及其想獲得的,我們總是習慣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習以為常,以致缺乏一顆感恩的心。
痛苦是在對比中產生的,當然,幸福也是。關鍵在於我們對待得失的心態,始終相信佛教的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得到的,都是之前努力的結果,我們現在所缺少的,也是我們之前的努力不夠導致的結果,如果你想得到什麼,首先得付出什麼,饋贈越豐厚,努力就得加倍。
對待得失,我們的態度首先應該是反求諸己,從自身去找原因,別人現在的幸運降臨,是因為當你在休閑娛樂的時候別人還在用功,當你懷著混世心態在工作的時候,別人是在兢兢業業,一起得失都是有因果的,想要什麼,就得努力爭取,失敗了我們也知道原因在哪裏,取長補短,查漏補缺,這樣即使最後沒收獲幸運,至少我們可以收獲一份心安理得。所以,努力就會有收獲絕不是一句空話。
為何我不是他?
是啊,為何我不是他呢?我們總是當別人春風得意的時候,喜歡問這個問題:為何我不是他?但是,當別人厄運降臨的時候,我們卻總是倖倖地說:幸好我不是他!人有的時候就是如此之悖論,我們的不知足總是讓我們的視線關注在被人身上,卻忘記了守望自己的已得的幸福。
當別人取得成功的時候,因為你沒有付出努力,所以你不是他,當別人遭遇失敗的時候,因為你的努力勤奮使得“幸好你不是他”。
所以,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