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08.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1 / 1)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就像小時候,我們的父母總喜歡拿我們和鄰居家的小孩子做比較一樣,我們怎麼做都比不上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小孩。長大後,這種心結已經深深種在我們腦海。我們永遠羨慕、渴望得不到的東西,而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已經習慣到理所應當。

我們太習慣四肢健全,太習慣身體健康,對這一切太習以為常,覺得沒什麼重要的,直到有一天生病了或者以外來臨,我們才發現健康的多好,隻不過,這種感覺隻是在你生病的期間才會有這樣的感悟,等到你痊愈如初,便很快忘得一幹二淨,然後就又習以為常了。

我們畢業後找到工作,我們想的不是如何在工作崗位上好好努力,而是想到的是別的崗位會不會比現在好,我們忘記了曾經自己找工作時風塵仆仆,曾經為了得到一個工作機會甚至放下身段,等我們如願得到的時候,我們便很快地把這種艱辛忘記,轉而在想別的山頭看的風景會不會更美一點。

對待身邊的人亦是如此。當周圍的人和平相處時,我們努力做的不是維持這種和平,而是想方設法去破壞這種和平。別人對我們的好有時候會習以為常到理所應當,一旦別人忽然冷漠起來或者不那麼熱心起來,我們會就會覺得別人虧欠自己,忘了懷著感恩的心去對待我們的已有,卻總是覬覦我們所缺少的。等到我們的失去,卻發現懊惱已於事無補。

也許,這就是我們煩惱的來源吧。欲望永無止境,當我們得到東西永遠都覺得不夠,永遠都覺得理所應當,永遠都覺得最美好的東西是那些沒有得到的,想得而不可得,於是苦惱就來了。

是不是應該更加珍惜已經擁有的,每一次永遠都要懷著虔誠的心感謝上蒼,每一次失去,都要感激上蒼沒有把所有一次性拿走,剩下的足夠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