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什麼都流行裸的,裸婚,裸辭。
裸辭,帶來了很多的爭議。有人說,裸辭是一種不負責任和不顧後顧之憂的我行我素,由於對不起家人、同時也墮落了自己,是不能被社會所認可的。
我說,說這話的人,看人挑擔而已。
說這樣的話,並不等同於我讚同裸辭是一種時尚和符合情節道德的體現,但是,人非聖賢,當內心的壓力積聚到猶如龐大火山的時候,岩漿隨時可以一觸即發。
所以,裸辭是一種正常釋放壓力的體現,是最最基本的人類反抗壓迫生活職能的體現。
曾經聽到很多的大學生和外來務工者不止一次的抱怨,工作強度很大、福利的不到保障、老員工總是以老賣老、工資卻微薄的可能都不夠一個月零花。想想我們的職場,難道不是這樣嗎?大大小小的主管不停地尋找你工作的機會點,回到現實,又有幾個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呢?
有個外資公司小小的督查在麵試新員工的時候對那個麵試者說:“你要我的錢,我肯定要你的命。今天你開五千,我肯定會從你的身上拿回來一萬甚至更多。”
我當時感到了無比的震驚,隻是一個小小的督查,說的不好聽,也還不是屬於打工者的一類?又憑什麼耀武揚威的對別人這樣說話,要記住,人人都是平等的。之後,就在那個麵試者離開後,我又看到她對她的屬下指手劃腳的抱怨和責備。
確實想不明白,她為什麼可以這麼做,又是誰賦予了她這麼羞辱屬下的權力?金錢?職權還是人格魅力?我想是官迷心竅的變態心理在無形之中作祟的原因吧。
《裸辭時代》正是以外資企業作為主要的背景,講述了一個大學畢業五年的職場奔三青年在沉積了五年之癢的職業壓力後,毅然選擇了裸辭的道路。
父母不理解、朋友不理解,隻有他自己一再的以需要追求自由生活的借口在搪塞著並不充分的裸辭理由。他堅定的告誡所有的人:再也不為了給與自己區區幾千塊的老板賣命似的服務,再也不去承受別人投資失敗產生的壓力,再也不去努力的實現別人奮鬥的目標和理想。不需要後路,不需要依靠,哪怕未來的日子都過著信用卡透支的的墮落生活,也要追求心中自有的真諦。
然而,在經曆了裸辭後的釋懷、投了數份簡曆卻沒有回音的傷懷、原單位找到自己要他重回的矛盾以及做了另外一份工作才總結出“兩山老虎都吃人”的真理,勾勒了主人公裸辭六十多天的心路曆程,是一份很好的裸辭者“心理報告”。
雖然沒有華麗的語句和驚心動魄的懸疑故事,但我希望通過比較真實的故事描寫讓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心中關於裸辭到底是衝動還是無可奈何下唯一抉擇的屬於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