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計劃用電與節約用電(四)(2 / 3)

實測法是對實際生產過程所消耗的電量進行現場測定,以確定定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大都在無技術資料或技術資料不齊全的情況下才采用。在實測時,被測驗的設備應處於正常狀態,並在額定負荷下運轉,工作方式符合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並采用與正常生產時相同質量與規格的原材料。如果測定條件較好,這種方法確定的定額是比較準確的,可與數理統計法確定的定額相互比較,取長補短。

技術計算法是根據產品生產的技術過程和各個技術環節,通過專門的試驗和理論計算,以確定定額的一種方法。在進行計算時,應根據產品設計資料和已經形成生產工藝中的各項技術參數,設備技術性能參數,設備的工作方式,以及各種有關的技術經濟指標等。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這種方法確定的定額是比較科學而準確的,對於新建和擴建的大中型企業,都應提供這方麵的技術計算。這種方法所確定的定額應與實際電耗水平進行比較,以便找出差距,提出改進措施。

不論采用哪種計算方法,工序和工藝定額是基本的原始定額,製定時應有技術依據,對其有效消耗的電量和各項損耗電量,應采用技術計算法或專門試驗的方法求得。

在製定電耗定額過程中,應按定額構成的用電項目逐項列出。

4.電耗定額的管理。

電耗定額每年申報和核定一次,全廠定額由電力分配部門審批下達和考核;單項定額和車間定額,由用電單位的主管部門審批下達和考核。用電單位變更定額時,必須提出理由,報原審批部門核準,才能變更。

用電單位應加強電能計量管理,健全計量檢測手段,這是製定並考核定額的主要依據之一。在車間、工段和大型機台等處應配置電能計量裝置,達到按產品分別計算;生產多種產品的用電單位,如用電量確實難以分開計量時,其直接和間接用電量,應作合理分攤,或按某廣產品為基準進行分攤,做到基本上合理。

5.用電單位應做好電耗定額的編製上報工作,指定專人負責電耗的統計分析,及時提出改進措施,並定期向電力分配部門報送定額執行情況。

用電單位應根據批準的電耗定額,-逐級分解,製定並下達本單位車間、工段、班組的定額,同時各級都要製定節電措施,以保證電耗定額的貫徹實施。用電單位及其車間、工段、班組的負責人要經常檢查電耗定額的執行情況,定期考核,節獎超罰,並與經濟責任製結合起來。各級電力分配部門也應定期督促檢查總結並推廣先進經驗。

二、在貫徹《導則》的過程中,應注窻研究的若幹問題

1.提高對產品電耗的思想認識

單位產品電耗%簡稱電耗)和單位產品電耗定額(簡稱電耗定額)都表示單位產品的耗電數,前者是實際發生的,後者是計劃指標。它們有什麼意義,認識上大不相同。從表麵上看,電耗大小,隻是產品的一項指標,隻會影響產品的成本而已。從實質上看,不僅僅是這個問題。我們—再講過,電力是一種昂貴而又稀缺的特殊商品,又是國民經濟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主要動力。如果我們能以最少的投入(電力是其中之一),取得最大的產出(即最多的高質量的產品),我們就能以較快的速度實現四個現代化。實際上,我們距離這個要求相差甚遠。我國一方麵嚴重缺電,一方麵又浪費很大,產品電耗高就是其中主要問題之一。所以,加強電耗定額的管理,對國家、用電企業和電力部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具體講,加強電耗定額管理,還有以下兩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