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青城弟子餘長青(1 / 2)

前麵兩局比試雙方各勝一場,很快第三局比試開始,但是上場的人卻令雙方都為之一愣。

狂刀堂這邊,上場的自然是高肅,但青鬆武館那邊上場的卻是一個王弘武從未聽說過的青年。

這青鬆武館就是青城山名下的武館,原本青鬆武館的最強弟子是於蒼鬆的兒子於傑,可現在於傑站在於蒼鬆的身後,上場的卻是一個陌生青年。

和此時的王弘武一樣,於蒼鬆等人看到上場的高肅也是一臉驚訝,這和他們收集的情報不同啊。

他們三人為了對狂刀堂發難,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收集狂刀堂的情報,包括其有哪些出色的弟子,實力怎麼樣,可卻沒有高肅這一號人物。

這也難怪,三位館主經過幾個月的準備自認為這次勝券在握,昨天才會到狂刀堂攤牌,卻沒料到高肅也恰好在昨天到。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難道是狂刀堂知道自己沒有勝算,幹脆自暴自棄了?

除了這個理由,三位館主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理由狂刀堂才會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參加這最後一場比試。

不管台下眾人是何心思,台上兩人已經站定了,兩人都手持長劍,青鬆武館那邊的青年身穿青衫,高肅則身著天藍勁裝,兩人的氣質上還有許多相似之處。

“這位兄台,你應該不是狂刀堂的弟子吧?”青衫青年看著高肅問道。

“哦?何以見得?”

“狂刀堂的弟子,不論是剛才的兩位還是其他人,身上自有一種彪悍粗獷的氣質,這是學刀學拳之人身上的氣質。刀,兵中霸者也;劍,兵中君子也,兄台你身上一股劍者之風,又有道家之氣,倒和我青城觀有異曲同工之妙。”

青年的話不僅高肅聽到了,台下眾人也聽得到,這一下狂刀堂這邊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青鬆武館從青城山請來的外援。

“原來閣下是青城山的高徒,在下太浩劍派高肅。”高肅知道了青年的身份,也坦白道。

“不敢當高徒二字,在下青城觀餘長青。”

兩人互報了家門,自然把台下幾人震驚到了。

三位館主這邊對這場比試也沒有了十足把握,原本以為穩操勝券的餘長青現在對上了太浩劍派的弟子還能否獲勝?

要知道現在的青城山可不再是百年前和武當山齊名的道教名山了,由後人重建的青城山現在充其量也就和太浩劍派相當。

而相比於三位館主的憂慮,狂刀堂這邊則是慶幸,慶幸當時讓高肅替他們參賽,否則現在麵對餘長青就算是王斌恐怕都沒有絕對的把握獲勝。

其他受邀而來的人臉上的表情就更豐富了,你們兩邊要爭個第一第二出來,結果最後上場的都不是自家弟子。

“高兄,今日能與你一戰是餘某的榮幸,不過在下受人所托,自當全力以赴,得罪了。”

“餘兄不必手下留情,出劍吧!”高肅抱拳回道,率先拔出手中長劍。

見此,餘長青手中的長劍也出鞘了,還未出招,兩人之間就已形成一個無形氣場。

這是雙方劍勢的比拚,所謂勢,便是指氣勢。有些人長期身居高位,就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地位較低的人不由自主地放低自己的身段。

打仗時所謂的士氣也是一種勢,士氣高的一方勢也高一籌,就算處於下風也有可能反敗為勝。

習武之人之間的氣勢比拚更是常見,甚至一些高手僅憑一身氣勢就能將敵人嚇得全身僵硬。當然現在的高肅據那個境界還太遠。

兩人的氣勢對決並沒有持續多少時間,幾乎同一時間,他們的劍刺向了對方。

青城山的劍法大多在百年前的大戰中遺失焚毀,現在流傳下來的幾乎都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弟子靠口述才傳承下來。而太浩劍派的劍法輕功都是由張太浩結合太白劍宗、真武觀的武學所創,但是因為沒有《太上浩然玄滅劍經》地催動,這些招式也無法發揮最大威力。

這樣一來場上二人短時間內倒是拚得旗鼓相當。

兩人劍法都是走的輕靈路線,依靠著輕功和精妙劍招與人遊鬥,隻見擂台上,人影閃動、劍光縱橫,劍與劍碰撞的叮當聲響個不停,台下的一些人由於功力不夠隻看得見兩個黑影不斷交錯。

“叮——”

又是一聲劍鳴,高肅和餘長青各退幾步,剛才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兩人已經交手近百招。

炎炎烈日的照射下,兩人的額頭都浮現了一層密密麻麻的細汗,高肅感受了一下體內的內力,已不足三成,知道對方與自己實力相差無幾,也不可能像對付王斌一樣僅靠輕功勝過餘長青,於是他幹脆說道:“餘兄,你我二人實力相仿,估計再打上半日也難以分出勝負,接下來我隻出一劍,若你能接下來我便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