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三年了塵(1 / 2)

歲月匆匆如白駒過隙,春去秋來轉眼三個寒暑已在指縫間悄然流逝。每每曆經改朝換代,江山易主,總是免不了要發生許多流血事件。然而三年前的那場政變,卻與往常大相徑庭。

當日皇後雖然留下錦囊企圖以最後一搏來扭轉整個局勢,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淩韻地牢得救之後為了方便行事一直未曾露麵,後來幾次三番向太子送禮一是為了誘敵上鉤,利用冰塊緊缺這件事來引發太子與帝都城內商人之間的矛盾。二是為了麻痹太子,以便為日後的鸚鵡事件做鋪墊。

淩韻先發製人使得東宮及皇後的勢力一直處於被動之態,後又通過商人之手籠絡住了朝廷內為數眾多的官員。麵對像大司馬,驃騎大將軍還有一些剛正不阿的官員,淩韻則使出了另一招殺手鐧,用事實來得到眾人的信服與支持。如此,三公之中已經成功遊說了兩位,剩下的這最後一位則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玉妃,皇後以及宰輔本是親兄妹,宰輔靠攏太子無非是想將來有個依靠,楚君河若是繼位,他在朝中的地位同樣能夠得到保障。猶記得三年前的中秋之夜,那日正是楚君河正式登基的第二天,整個皇宮的上空,幾乎要被那五彩斑斕的煙花給覆蓋住了。康寧殿內充斥著婉轉優美的絲竹管樂之聲,身姿窈窕的舞姬在眾人麵前翩翩起舞,一切都顯得那般融洽與和諧。

隻是這輕鬆愉悅的氣氛剛剛維持到宴會進行了一半,卻被一聲突兀的急報給驟然打斷了。據探子回報,北國不知何故突然大軍壓境,同時西南方來報,前太子楚君昊帶領著數千名騎兵氣勢洶洶得朝帝都城逼近。來人剛一說完,在座的大臣之中便立刻有人沉不住氣了。

“如此危急關頭,還請皇上速作決斷哪!”有人一臉擔憂得上前稟報道,淩韻坐在楚君河的身旁好似旁觀者一樣靜靜觀察著在場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如今的她,已深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為了以後的路能夠走的更平更穩,如今每走一步她都小心翼翼,生怕留有餘患。

起初淩韻以為設計將她送進地牢並企圖滅口的幕後之人乃是宰輔,後來她又派人多方查證,方知一切乃是皇後所為。自從到了南國之後,除了大婚之日,她從未與皇後單獨見過麵,自然也就談不上能有什麼過節。皇後之所以要對她下手,想來想去原因不外乎有兩個:一是替兄長報受辱之仇,二是為太子拔去眼中釘。

試想淩韻一旦出事,得益者又會是誰?這樣一想,也就不難猜出皇後對她下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了。隻可惜一切都盡在她的掌握之中,楚君昊妄想坐山觀虎鬥,怕是這次要叫他徹底失望了。隻見她的手指不著痕跡得在酒杯裏輕輕蘸了一下,接著又在兩人麵前的幾案上寫下“將計就計”四個大字。

楚君河心領神會得在眾臣麵前佯裝出一籌莫展的神態,並對眾臣說此事他要好好想想。就在當天夜裏,淩韻暗中派出去的密探,共在各個官員府邸附近截獲了六隻信鴿。所書內容均是願為內應,協助前太子楚君昊重奪帝位。淩韻一聲冷笑之後,吩咐思穎將綁在信鴿腳上的書信全都換成了一個個假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