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江穿上二尺半,很引起我們小字輩震動,像他這樣的名家,在解放初期大團結的氣氛下,到哪兒也少不了他一個位置,一份尊重,要參軍也會得到照顧,身邊例子很多,有位並不出色的什麼家,一進門就享受團級待遇,也還過不慣,呆不住,幹了幾天又走掉。可黃宗江卻堅持要從小兵當起,不要任何優待。我估計很少人知道黃宗江離休時的軍階,硬是按著班排連營團師的台階一級不拉爬上來的。他頭一炮就來個錘震四平山!
當年像我這樣行伍出身的文藝兵,本事不大可挺能挑眼。對新兵看不慣的時候多。新出校門的學生文化水平比我們高,可在藝術上不如我們有經驗;名家藝術成就比我們高,按革命資曆又沒我資格老。對誰我也敢說三道四,唯獨對宗江卻隻有服氣。人家放著現成的統戰對象,明星班頭不當,自願從最低級的文藝兵幹起,沒點真格的行嗎?這就叫革命性,事業心,不服你來呀!
他對名利既然不屑一顧,也就不故作深沉狀,對上級,下屬,同伴都一視同仁。隨隨便便,坦率真誠。連對我這年齡、成就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小老弟,他也毫不輕視。見麵小鄧長小鄧短總要扯幾句。我剛學寫作跟他打聽點學問,有問必答。既不擺架子也不講客套。平等中透著親切,指導時不失尊重。那時剛進城,生活還相當艱苦,紀律約束也嚴,可他咬著牙適應,決不含糊。他的自律和謙虛把大家征服了,熱誠和懇切被大家接受了,成了我們中間能互相交心的一員。其實他總還有點知識分子的生活痕跡,在別人身上就會受到挑剔,對他卻沒人計較。比如:軍裝穿在他身上總比我們的板正幹淨,他自己買的皮鞋也比我們發的光亮俏皮,早上喝粥他還自己帶點肉鬆之類小菜來,我們不光不說他特殊化,還湊上去挾一筷子。(注:對這點他堅決予以否認,說我誣陷他。我在此鄭重把他的抗議注上。也同時補充一個細節:我還記得吃肉鬆的地點,是南京國民黨最高法院二層樓的陽台。)
宗江參軍後頭一個任務是籌備開國大慶的演出。他和當時在南京的老藝術家戴涯、路翎等現編了一個戲,叫《國民黨一團糟》。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一在天安門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他們就開始在玄武湖公園義務演出。這是出鬧劇,寫解放大軍渡江後國民黨一批要人的狼狽情景,劇中妙語驚人,洋相百出,逗得觀眾前仰後合。宗江演一位穿長袍的國民黨元老,至今我還記得他神經質地高喊:“報告大家個好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了!”據白文說他那“聲音化裝”的本事就是從宗江這裏學來的。這次是我親耳聽到他的“化裝聲”,覺得他挺有本事。但這次演出給人主要的印象還是那股歡樂和團結的氣氛。宗江回憶這件事時也說:“要是後來我們始終保持那樣的大團結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