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選路子,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奠定發展基礎路子選準了,幹好各項工作就有了方向,有了發展目標,有了勁頭。要樹立發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在發展上做文章,發展是農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在定目標、定工作思路上就要圍繞發展選準農村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路子。在選路子時,各種經濟指標,重大建設項目,總體發展思路一定要結合農村的實際,要製定出台發展計劃與規劃,具有超前意識,要與時代同步發展,同步設計,富於操作性。各種指標數據必須切合實際,確實反映本地區發展速度與人民生活水平總的要求。遠近期發展目標,一旦定下來,就要按照目標嚴格實施,製訂方案,量化任務,夯實責任,各級領導要組織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投身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浪潮中,為振興農村經濟發揮重要作用。
四、抓基礎,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創造發展環境基礎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最主要的一部分。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就不會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們要立足當地的軟件硬件基礎建設,紮紮實實地抓好基礎建設。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要高起點起步,高質量建設,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帶動農村的基礎建設。一是狠抓硬件基礎建設。要從路、宅、水、電、田等方麵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改善環境。要將貧困地區的異地搬遷、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作為基礎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具體建設中要把水、電、路、田、沼氣和衛生廁所相配套,實行統一設計規劃,統一質量標準,把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的小康樂園。二是軟件基礎建設。加強對學校基礎建設,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同時要從人的素質抓起,按照《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要求,做文明人,做文明事,樹文明風,文明形象和創文明鄉村等項活動。同時要在廣播電視、電話等項農民急盼的信息工程建設上加大投入,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三是廣泛地宣傳當地的資源優勢,引進項目資金來改善農民貧窮落後的麵貌。四是借助黨的各項扶持政策來改善農村的基礎,促進農村的經濟快速發展。要將黨的各項扶持政策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主要力量,按照項目要求,精心規劃,精心實施,做到專款專用,把資金項目用在最需要的基礎建設上,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
五、攻產業,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注入活力產業的形成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選擇優勢產業,抓典型示範,取得成功後,全麵進行推廣,帶動產業開發,增加農民收入。要以特色農業為龍頭,興建新型產業,走出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名優特產業開發路子,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圍繞市場規律進行選定產業,市場上需要什麼產業,我們就選定什麼樣的產業,隻要我們結合當地實際,就會選出最適合發展的產業,引進優秀的技術人才和投資項目,創出名牌產品,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路子,形成公司+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走高科技、高效益產業發展方向,這樣廣大農村農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就有活力、有後勁。發展農村經濟,重點要在二、三產業上狠下工夫,產業興,百業興。
各級黨委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激勵廣大農民進行產業開發,在資金、人才、技術、服務上給予大力支持,促進產業開發。隻有產業抓起來了,才能拉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