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1 / 3)

1

今天是母親節,聽眾問怎樣給父母盡孝心?

任超(以下簡稱任):我說幾點意見,供你參考:

1.每一天能回家的人,都應該和父母談談話。一個禮拜才能回一次家的,應該給父母買點東西。

2.最近天熱了,給父親買件汗衫,給母親買個小布衫,或買幾枝花,插個六七天。父母看到花,就想起兒女是有心的人。

3.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回去和父母談話時間要長一些,讓父母也談談他們心裏的話。另外,要給父母一點錢(量力而行)。

4.父母生日(許多人都不記父母生日),一定要有表示。物質的東西可輕可重。要深深鞠三個躬或者給父母磕個頭(我過去是磕個頭)。

5.過年過節,要和父母相聚,給些錢,說些吉祥話。離開父母時,應專門去告別。

6.要注意,不要把自己不好的情緒帶到父母跟前。

7.創造機會,使父母和親友見麵,拜會老朋友、老親戚。

8.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給父母留體麵,父母過去可能對一些事處理不當,過後不要再提起。父母給孩子們發錢,兒女要給父母錢,要他們能體麵些。

9.要給父母檢查身體。普通父母享受不到公費體檢,兒女就要注意,使父母健康地度過晚年。

10.做好自身工作,如受到表彰,要及時告知父母。父母也會把這份榮耀看做他們的榮耀。

2

聽眾:今天是母親節。我小時候,母親是神經病,我是瞎子,我們母子靠要飯過活。有一次走路掉到坑裏,有一次在雪地裏走了兩天,尋不到人家也尋不到路。有一天夜裏,我們在一座古廟裏睡著,半夜聽到一種怪叫聲,我就站在廟門外去保護母親。我手裏掄著一根棍,一直掄到天亮。聽到有人問我:“掄啥呢?”我說有一種怪叫聲,我怕得掄棍呢。那人笑道:“那是誰家的鵝在叫。”鵝是什麼,我不知道。

我們母子有時就走散了,母親因神經病愛胡跑,我因是瞎子看不見她,尋不見她。後來有一天,有人給我說:“你媽叫火車軋死了。”好心人將我領去看,他說:“那張破席底下苫的就是你媽。”我媽手裏還抱著一棵白菜。

改革開放後,我開了兩個按摩店。我有錢了,可母親享受不到了,我深感遺憾,欠母親實在太多了。

我奉勸世人,行孝要及時,不要欠母親的債欠得太多了。

3

任:我也說說母親節的話題。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過母親節,誰最應該過這個節,母親!我的母親已過世17年了!現在我家的內當家就是我的夫人。提前好幾天,我就給兒女們說,要給你們的母親過“母親節”。至於怎樣過,你們自己設計,應該由你們勞這個神,操這個心,來組織、來安排。我兩兒一女,還有他們的配偶。後來,我說咱家啥也不缺,不要買東西,他們又征求我的意見,我說每人給你媽組織一篇文章,說說你們心中的母親。

結果到了母親節那天,大家到了酒店,他們並沒完全按照我說的去做。首先是大兒、大兒媳婦給他媽點播了一支歌曲《感恩的心》,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他們兩口不知在哪學了表示啞語歌曲的動作,雖不是舞蹈,比舞蹈還好看。大家也跟著唱,他們用啞語表示,裏麵有對母親的描述,倆人表演時還流了淚。

老二家兩口子給他媽有一段文字。老二不善文,但那段文字很妙。老二說,他們是從網上抄下的。因他不善文,臨時抱佛腳,也總算找到了一段合適生動的文字,把他媽感動得眼睛都濕潤了。

兒女們表演完,要我作總結。我說我不總結你們的,我也說點關於母親的話題。昨天《華商報》上有一篇文章,題目叫《讓我們也做一天母親》。他們寫過母親節了,咋樣給母親過這個節日呢?他們說,媽呀,明天是你的節日,明天由我們來做你的“母親”,像你嗬護我們一樣也嗬護一天你。我覺得這個倡議不錯,就繼續往下讀,母親節的那天早晨,姐妹們按照計劃早早起來,讓母親睡覺,她們給母親做她愛喝的百合粥。結果,母親習慣地起來了,她們把母親按倒在床上,不讓她起來。母親重新躺下後,又說熬百合粥要把百合切細,這樣省火,還能給你們省點時間。百合粥熬好後,給母親端去,母親急著要起來,他們又把母親按在床上說,就像當年你喂我們一樣,我們給你喂飯。給母親喂完飯後,她們又陪母親上街,過馬路時,母親把抬起的腳又小心地放下了,她們一下感到母親老了,頭發也花白了許多。是呀!母親真的需要人嗬護了!母親雖然過馬路這麼艱難,她每天還要過馬路給我們買菜、買東西,再提回家做飯。今天,過了母親節,母親到了需要我們嗬護的時候了。這段文字感動得全家泣不成聲。“座中泣下誰最多?吾兒母親青衫濕”。聽眾:你真正是超人。任:胡說。我隻是一個普通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