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記事文本,是按照錄音帶整理而成的。這就是說,“原來”是語錄,是問答體,隨口而言。任超不愧是出口成章的語言大師,群眾裏也有不少令人欽佩的語言大師,所以他們的語錄體總體是很精彩,很自然順耳,很口語化,很耐人聽聞,也很有現場感的。但是,由於時間太緊迫,有時便急不擇言,也免不了有些地方行文拖遝重複,有些地方前言不接後語,有些地方疙疙瘩瘩。我把它比作“螞蟻上樹”。比作何來?飯館裏有一道菜,名曰“螞蟻上樹”。說穿了就是炒粉條時,給粉條上粘了些肉末子。而我所做的工作,是把那些粘上了太多的“語言肉末子”用筆給適當地剝一剝,使其變得利索些,爽口些,不膩味。
另外,我要特別說明的就是,任超有幾個話題並不是在陝西人民電台夜話上出現的。為方便編輯,我把它們也編在《任超夜話》之中了。這樣也就擴大了“夜話”的涵蓋麵。
《任超夜話》自然是在夜間的,是在對話者互不見麵的情況下拉開距離進行對話的。聽眾知道是任超回答他的問題,而任超並不知道誰在向他提問題。所以,無法寫出提問題者的姓名,隻好統稱為“聽眾”,十分抱歉,多多見諒。
不難看出這本書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在此,我向所有的問答者,也向西安協和醫院所有參與編撰這本書的領導、員工表示謝意,特別是羅榮欣同誌配了這麼多精美照片,為書增色不少。向陝西人民出版社弓保安副總編以及編輯王亞嘉、美編徐秦生等參與編輯的所有同誌表示敬意。
本書錄入的部分作品,因種種原因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係,請諒解。
徐嶽
2008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