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真正的贗品(2 / 2)

看見警察,徐異心哭了:"藏銀圖啊,我白白弄到手了!"呂清廉一聽,嘿嘿一笑:"你不白弄到也沒用,那個藏銀圖是假的!"尾聲徐異心被繩之以法,呂清廉可成了清州的名人。報紙電台爭相報道,連北京有關部門都驚動了。不少人請他現場揮毫,以再次證明他的身份。可誰知,呂清廉除了"永不為官"這幾個字之外,別的字再也不寫。史學家對他的身份產生了質疑,經過一再追問,呂清廉說出了實情。

其實他並不是呂清廉,而是呂清廉的後人,叫呂正名。呂清廉當年被一夥義士救下之後,一直隱居深山,後來又續了一房妻室,他一生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他的後人能為他申冤雪恥,給屈死的呂家幾十口老小一個交待。臨死之前,他給後人留下了一幅字:"永不為官",並告訴後人,不論有多大學問也不當官。按照呂清廉的遺囑,呂清廉兒子把他分成兩處安葬,一處是屍身在大山深處,一處是衣冠塚,在清州境內。衣冠塚裏有他穿過的一套官服、一個腰牌、一枚印章,還有他的辮子。因棺材做過特殊處理,裏麵的東西放上一千年都不會變質。

呂清廉死了以後,他的兒孫真的沒有一個再考取功名的,不是當教書先生,就是專攻曆史。這呂正名就是個曆史迷,清朝康熙年間的曆史,他更是研究到了家,他總想有一天要為呂清廉正名,重新為呂清廉樹碑立傳。終於,他掌握了大量資料,認為該到呂清廉的衣冠塚裏去取"藏銀圖"和呂清廉寫給皇上的奏折了。

呂正名費盡周折,才找到了早已經平掉的呂清廉的衣冠塚。他剛剛挖洞入墓穴,徐異心就蓋房子在上麵施工了,把他活活悶在了裏麵。呂正名沒辦法,隻好換上呂清廉的衣服,又用膠帶把呂清廉的辮子粘在光頭上,燒了挖墓裏的隨身物品和自己的衣服,往棺材裏一躺等著上麵的人挖。結果,民工開槽把墓穴挖開了。徐異心以為裏麵有寶物,就把墓穴改造成了地下室,打開棺材想取寶時,裏麵卻跳一個大活人。呂正名想大造聲勢引起更多人關注,從而進一步查找呂清廉冤案的證據,便謊稱他就是呂清廉,服了什麼"長眠丸",已經活了三百多年雲雲。因為身上的衣服、腰牌、印章、腦袋上的辮子都是清朝的,再加上苦練了幾十年"永不為官",他寫出來的那幾個字跟呂清廉寫的一模一樣,用儀器分析也不會有差錯,所以徐異心對他的身份深信不疑。因徐異心就是徐成的後人,總夢想得到祖先留下的寶藏,所以才自稱"欽差大臣"把呂正名軟禁起來,先是找劉一民假冒呂清廉後人,想騙出"藏銀圖",後又找個話劇演員扮演皇上,想詐出"藏銀圖",但都沒得手。呂正名見徐異心對他心懷不詭,便憑著他對青龍寺密道等古建築的熟知,不斷與徐異心周旋。徐異心本想一直跟呂清廉軟磨硬泡下去,誰知小偷偷走了呂正名寫的一幅字,引起了崔向陽的注意,把他的一場美夢給攪了。

呂正名道出真相之後,把縫在呂清廉官服裏的真"藏銀圖"交給了清州政府。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藏銀圖"真的找到了一小部分印著"康熙四十二年製"的河銀,但大部分銀子都因拆遷改造,地貌發生變化,再也找不到了。而呂清廉寫給康熙的奏折以及呂清廉的腰牌、辮子、印章和唯一一幅"永不為官"真跡卻永遠地保存在了清州文物館。

事實證明,呂清廉確實是一個清官,而不是"癸未巨貪"。於是,清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室正式聘請呂正名為呂清廉樹碑立傳。時隔不久,一本名為《沉冤三百年》的書出籠了。書一上市,立刻熱銷清城。人們看完那本書,紛紛感慨,贗品就是贗品,再怎麼偽裝也是贗品,真品永遠是真品,即使在地下沉埋一千年一萬年,總有一天也會發出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