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端不住茶碗了,錢謙益將茶杯放到桌案上,聲音幹澀的道:“若是以兩位大人所言,首輔孫承宗更不能動了。”
高宏圖就慎重的道:“孫承宗,是皇上的老師傅,深得皇上信賴倚重,皇上正用孫承宗來駕馭內閣,內閣與軍機處,兩駕馬車並行,一旦他選好了內廷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人選,朝廷的三駕馬車就將成行,那時候,皇權就將再歸皇帝的手中了。”
經過這一番縝密的分析之後,密室裏的四個人都開始喘著粗氣,才想明白崇禎皇帝這一步步緊密的布置——崇禎,狡猾狡猾滴啊。
這時候冒襄不甘的再次道:“那我們就趁著現在先搗毀兩輛馬車。”
當時三個人就像看怪物一樣看冒襄了。
錢謙益低聲嗬斥:“如果真是這樣,那你認為我們東林還能站在朝堂之上嗎?”
這才是問題的根本,世間萬物隻能在平衡裏快樂的生存,這是一種生態,而一旦平衡打破,那就是物極必反,那就是萬劫不複。
“所以,二位師徒不要再貪得無厭鬧的過份啦,當務之急便是倒呂成功,然後抓住我們東林該抓住的權利,存在該存在的機構,剩下的事情緩緩圖之吧。”
於是,在第二崇禎大朝議論這事情的時候,原先在朝堂上一直沉默的東林突然集體發聲,旗幟鮮明的站在了輿論正義的一麵,開始站到前台,展開聲勢浩大的倒呂行動,而決口不提其他,一時間,剛剛恢複次序的大明朝堂,再次變成了辯論場,拳擊場,倒呂的東林和挺呂的孤臣黨口水滿,最後發展到撕逼大戰。
不過現在孤臣黨雖然勢眾,然而卻是群龍無首,呂漢強不在,王侍郎不在,便形成不了合力,於是屢屢敗陣,這時候崇禎擺出公允的架勢開始彈壓雙方,各打二十大板,結果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來了,大板打的孤臣黨都是大佬級人物,打東林的都是蝦米,而且還要求內閣罷免一批官員,結果這裏大部分都是孤臣中堅,比如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等。
孫承宗看出其間眉目,頂住群臣沸騰,頂住崇禎壓力,堅決不在罷黜官員的名單後麵附屬,五次封駁聖旨,最後不惜以掛冠退隱為要挾,這樣讓崇禎實在是沒了辦法。
尤其這時候崇禎雖然明白呂漢強已經尾大不掉到了什麼狀態,但在內心裏還有一點清明,也不想真的殺了勞苦功高的呂漢強這個伴讀,有時候,還需要他救急呢。
但事情不能老這麼拖著,午門外近千學子扣闕不走,萬一出了點什麼岔子可就不是玩的了,經過無數次日夜磋商,最終互相妥協,要求呂漢強暫時自請辭官避嫌,等待風聲過後再論,他遼東巡撫和遼東督師一職暫時由史可法署理,其他也有舉措,但大家都看呂漢強怎麼做了。
(兄弟們,奔叔的新書聖城記,是以戰國為背景,參雜玄幻元素,可讀性很高的呦,請兄弟們幫著看看,給於點點評,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