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百慕大群島(1 / 3)

導言

加勒比海以印第安人部族命名,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 加勒比海也是沿岸國最多的大海,包括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南美有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大安的列斯群島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島上的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聯邦、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

前1世紀阿拉瓦人從今天的委內瑞拉登上了加勒比海南端的群島,他們慢慢地從南向北占據了大多數島嶼。阿拉瓦人居住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而卡利勃人則占據了小安的列斯群島。1492年哥倫布首次在巴哈馬群島登上美洲,由於當地的印第安人對歐洲外來者所感興趣的財富不感興趣,因此他們雖然在加勒比海群島上殖民,但大多數人繼續航行到美洲大陸上去了。

這些漂浮在加勒比海上的群島尤為被冒險者喜歡,16世紀這一代還成為海盜的天堂。許多海盜甚至是由他們本國國王授權的,加勒比海上的眾多小島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躲藏地,而西班牙運送珠寶的艦隊是他們的主要攻擊對象。

現代意義上的百慕大群島,舊稱薩默斯島,位於北大西洋,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裏、美國東岸佛羅裏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裏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裏。因為它與最接近的陸地也有幾百英裏之遙,百慕大又被稱為地球上最孤立的海島.

百慕大三角則是另一個地理概念,位於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是由英屬百慕大群島、美屬波多黎各及美國佛羅裏達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區海域,據稱經常發生超自然現象及違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麵積約390萬平方公裏(150萬平方英裏)。

第一節 哥倫布與百慕大

百慕大之所以出名,並非是由於它的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區”。相傳,在這裏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其實早在400年前,哥倫布就已見證過這神秘可怖的景象,或許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在百慕大的曆險。

第三次歸航後,哥倫布呈請國王批準,讓他再組織一次新的探險。斐南迪國王無法擺脫這個糾纏不休的請求者。1501年秋季,他著手組建一個規模不大的船隊,由四艘船組成,每艘船的容量為50~70噸,全部乘員共150人。1502年春季,國王命令哥倫布迅速出發向西航行。不久,哥倫布的船行駛到了百慕大地區,那時這裏尚未流傳出許多的怪事。

有一天,哥倫布同船上的同伴們從艙裏走出,站在甲板上,風景一如往常。是個適合遠航的好天氣,晴空萬裏,風平浪靜,像鏡子一樣的海麵,反射著耀眼的月光,船頭激起的浪花,像一堆堆雪白的珍珠。正當哥倫布與他的同行者沉醉於美麗迷人的海上美景時,天有不測風雲,刹那間,天昏地暗,狂風四起,一時之間海水卷起了幾十米高的浪頭,來不及做太多反應就朝著這邊撲過來。“此刻,航船猶如航行在峽穀之間,幾乎見不到天日,在大海上劇烈地顛簸著。”

憑借多年的航海經驗,哥倫布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船員們,他們企圖朝向最近的佛羅裏達海岸停靠。盡管船上所有的人齊心協力扭轉航向,然而,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卻在一瞬間全部失靈,船員們頓時暈頭轉向。辨不清方向,航船好似脫韁的野馬,再也不聽從船員們的駕馭,隻好任其漂泊,船上的人們但願保全航船能闖出危險的境地。最後,他們總算幸運,經過了幾個日夜的努力,才在狂風惡浪中脫險了。一切又恢複了正常,船又平穩地向前航行了。哥倫布在他的航海日誌上,對這次驚心動魄的遭遇有詳細的記載。

事後,哥倫布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對這次在百慕大三角海區的遭遇做過如下描述:“……當時,浪濤翻卷,一連八九天,我兩眼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見過各種風暴,可是從來沒遇到過時間這麼長、這麼狂烈的風暴。”哥倫布對在百慕大的遭遇的記載,是目前所見關於百慕大三角區奇異事件最早的資料。根據記載,他們在這裏遇上了幾天幾夜的強烈風暴,同時船上磁羅經的指針指的已經不是真正的北方,而是從北萬向西北方偏離了6度,哥倫布從這裏第一次發現了磁差現象。除此以外,他還第一次發現這個地區在氣象方麵存在異常現象,氣候變化十分迅速和有狂烈的熱帶風暴。哥倫布是幸運的,它從死亡之地活著出來了!以後,這裏將上演更加離奇的事件,並由此吸引各路勇者前赴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