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1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從理論上講,民主社會主義在社會民主主義的基礎上得以形成;歐洲共產主義於70年代悄然興起;新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等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異彩紛呈。從實踐上看,社會黨國際的成立有力促進了各國民主社會主義政黨的成長,英國工黨、瑞典社會民主工黨、德國社會民主黨、法國社會黨和意大利社會黨等相繼上台執政,推行自己的內外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共產黨的力量逐步壯大,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共產黨奉行歐洲共產主義理論,反對大黨大國主義,堅持獨立自主,在國內政治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葡萄牙、希臘、美國、日本等國共產黨亦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第四國際等其他社會主義流派的活動一度也非常活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逐漸成為當今世界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

第一節 社會民主黨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

一、社會民主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社會黨國際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動

社會民主主義思想萌發於19世紀30—40年代,這一思想主張通過普選和議會製度改革,實現民主與社會主義的統一。馬克思、恩格斯曾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者或社會民主黨人,第二國際的大多數成員黨也以社會民主黨或社會民主工黨為名。但馬克思認為,社會民主主義這一名稱是不確切的,隻是在當時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徹底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創造條件的特定情況下可被當成社會主義的同義詞加以使用。第二國際後期,隨著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出現,社會民主主義的內容發生了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第二國際破產後,列寧主張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應拋棄社會民主黨的舊名稱而改稱共產黨。共產國際二大把改黨名為共產黨和修改舊的社會民主主義綱領作為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之一。與此同時,原第二國際的各國社會民主黨分別於1919年2月和1921年2月建立了伯爾尼國際和維也納國際,並於1923年5月合並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社會民主主義於是成為與布爾什維主義相對抗的原屬第二國際的各國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思想理論體係的總稱,即反對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提倡抽象民主,主張和平長入社會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被迫停止活動。戰後經一些國家社會黨人的努力,社會黨國際得以重建。1951年6月30日—7月3日,國際社會黨代表會議委員會在聯邦德國的法蘭克福舉行會議,通過了重建社會黨國際的決議,將國際社會黨代表會議改成為社會黨國際,並宣布這次會議為社會黨國際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討論並通過了社會黨國際的章程和綱領,選舉英國的摩根?菲利普斯為社會黨國際主席,總部設在倫敦,社會黨國際正式成立。

社會黨國際成立大會上通過了以《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與任務》為題的原則宣言(又稱《法蘭克福聲明》),闡明了民主社會主義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國際關係等方麵的觀點。民主社會主義在社會民主主義的基礎上得以形成。此後,社會黨國際陸續發表了許多決議和聲明,闡述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想觀點和政策主張。其中主要包括:(1)意識形態上主張多元主義,強調社會主義思想來源的多種途徑,反對單一的思想理論基礎;(2)政治上既反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又反對共產主義和“極權主義”,宣稱民主社會主義要成為代替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第三種力量,主張多黨製和民主、自由、人權,主張走民主的和平的議會道路,反對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以實現政治民主的社會為奮鬥目標;(3)經濟上主張實行經濟民主,實行職工對企業的參與決定製,在實現經濟與社會保障和社會日益繁榮的基礎上擴大個人自由;(4)提倡社會民主與文化進步,指出社會主義的指導原則是滿足人類的需要;(5)主張國際民主,把維護世界和平作為當今時代的最高任務,推動裁軍進程,促進南北經濟合作,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

社會黨國際成立之初,共有34個成員黨,978萬黨員,現已發展為擁有111個成員黨和成員組織、2500多萬黨員和兩億多選民的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自成立至今,社會黨國際共召開過19次代表大會,其中前12次大會的中心議題局限於歐洲,其活動和影響也基本上限於歐洲。1976年十三大被稱為社會黨國際的振興大會,會上號召采取穩定的和平,爭取建立新的南北關係,爭取人權的三大攻勢,吸收了第三世界一些接受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民族民主政黨,社會黨國際開始衝出歐洲,走向世界。1989年十八大重申了和平、民主、人權、自由、平等、公正、團結等原則,提出了“通過東西合作解決南北問題”的口號,宣布社會黨國際90年代的中心任務是使其影響向亞太地區擴展。1992年9月召開的十九大的主要任務是調整政策,重新使用了“社會民主主義”的提法,反對新保守主義,極端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原教旨主義,主張以社會民主主義為指導,建立“全球安全、責任分擔、國際合作”的新世界秩序。

二、英國和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

在英國和北歐奉行民主社會主義的政黨分別為英國工黨、瑞典社會民主工黨、丹麥社會民主黨、挪威工黨、芬蘭社會民主黨和冰島社會民主黨。二戰以後,這些政黨發展很快,對各國政局有較大影響。這6黨均有長期的執政經曆。英國工黨曾於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三次組閣;瑞典社會民主工黨從1932年至1976年連續執政長達44年之久,1982—1991年再次執政9年,1994年再度在大選中獲勝,執政至今;芬蘭社會民主黨於1946—1958年執政後,1966年再次上台,至今已連續執政近30年;丹麥社會民主黨從1924年第一次入閣起至1982年的近60年裏單獨或聯合執政40多年;挪威工黨則分別於1945—1972年、1973—1981年、1986—1989年三度上台;冰島社會民主黨也在1944年冰島獨立後多次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

英國工黨的理論基礎源於費邊社倡導的社會改良主義。二戰後,工黨把費邊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等相結合,提出了一套體現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施政綱領和具體政策。工黨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是一種優於資本主義和蘇聯式社會主義的最好的模式,即“一種把個人自由與計劃經濟,把民主與社會主義結合起來的製度”①(①引自米列伊夫斯基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經濟與政治》,世界知識出版社1960年版第540頁。),宣稱“英國工黨是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政黨”。其目標是“建立一個人人都能享受豐富多彩生活的無產階級社會”,它的首要任務是“使權力和財富的對比發生有利於勞動人民及其家庭的不可逆轉的根本的變化”②(②《社會黨重要文件選編》,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5年9月第1版第427頁。)。

國有化和福利製度是工黨執政期間對內政策的突出特點。

1945年,工黨領袖艾德禮上台執政後,立即推出了8個國有化方案,將英格蘭銀行、煤業、民用航空業、通訊業、國內運輸業、電業、煤氣業、鋼鐵業等收歸國有,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控製能力,提供了大批的就業機會,使傳統工業部門很快得到了恢複。同時,為減少失業現象,實現公平分配,工黨政府實行了社會福利製度,通過了《國民保險法案》、《國民醫療保健法案》、《國民救濟案》等,向所有的人提供全麵的社會保障,開創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福利製度之先河。1948年,艾德禮自豪地宣稱英國在世界上第一個建成了福利國家。但好景不長,英國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財政危機相繼爆發,工黨政府采取凍結工資和物價,削減公共開支,追加軍備預算的政策,引起人民的不滿。1951年工黨在大選中下台。後兩屆工黨政府政績平平,鮮有建樹。

進入80年代後,工黨黨內左派力量上升,黨內派係鬥爭加劇。1981年3月,工黨右派退出工黨,另建“社會民主黨”。1983年10月,工黨第82屆年會上,尼爾?金諾克當選該黨領袖,力求調整政策,再度振興工黨。在1984、1985和1986年春的地方選舉、198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和1987年的議會選舉中,英國工黨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1989年10月的年會上,工黨放棄了老式的國有化政策,承認市場的作用,鼓勵創造財富,隻在關鍵的公用群眾企業恢複公有製。1991年年會則把經濟政策的重點放在以投資推動經濟發展上。政策的調整使黨的影響有所增強,198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工黨在英國的77個議席中占到了45席。但在1992年4月的大選中,工黨仍未能東山再起,金諾克也被迫引咎辭職。

在北歐四國中,瑞典的民主社會主義具有典型意義,瑞典模式曾一度成為各國社會黨的楷模。在理論上,瑞典模式的特點突出表現在社會民主工黨對以改良主義與和平方式實現民主社會主義的道路的不斷探索上。早在社會民主工黨成立之初,雅爾馬?布蘭廷就開始了這種探索。他主張爭取普選權,通過合法的議會鬥爭上台執政,實行社會改良,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並領導社會民主工黨進行了首次執政的嚐試。阿爾賓?漢森繼承了布蘭亭的思想,在他帶領社會民主工黨執政期間,提出了“人民之家”的構想,把瑞典社會比喻成一個平等、關心、互助、合作的人民的好“家庭”,以實現普遍的社會福利、階級合作、提高民主權力以及中立加防衛的外交政策為近期目標,其核心是福利社會主義製度。60年代中期以來,福利社會主義的主張日益暴露出問題,社會民主工黨威信下降,在此情況下,阿德勒?卡爾鬆的“職能社會主義”理論應運而生。這一理論認為,所有權是個可以分割的包含許多所有權職能的概念,因此,可以通過和平的漸進的手段,利用“職能社會化”方式,對資本主義所有權的各個職能分別實現社會化,逐步使資本主義所有權化為烏有。“職能社會主義”理論的出台為社會民主工黨的改良政策找到了理論根據。70年代中期,“基金社會主義”方案在瑞典國內引起了激烈爭論,社會民主工黨第四代領袖奧洛夫?帕爾梅堅決支持這一方案,認為通過工人集體控製企業利潤和股份,短期內可有利於資本積累、擴大再生產、增加就業機會和緩解勞資衝突,長遠看可使工人逐步控製資本所有權,最終實現經濟民主的目標。1984年1月瑞典社會民主工黨正式實施了“雇員投資基金”的政策。

在實踐上,瑞典模式最突出的特色是高水平的福利國家製度和階級合作政策。瑞典的福利國家製度在西歐各國中享有盛譽,它主要表現在:(1)實行混合經濟製度,私人資本對生產有絕對的支配權,政府在財政、貨幣和勞動市場政策上亦有很大的控製權,從而穩定了經濟的發展,對保證充分就業和收入均等化起了重要作用;(2)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措施,政府用於社會服務的開支居資本主義國家的前列,條件優厚的養老金、國民健康服務以及家庭和教育津貼、住房保險等等都十分引人注目。瑞典社會民主工黨還一直推行階級合作政策,逐漸形成了以各大政黨合作、勞資合作及政府與各大利益集團合作為主的不同範圍的活動機製。

幾十年來,“瑞典模式”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使瑞典享有民主社會主義的“櫥窗”和“實驗室”之美譽。但1989年後,社會民主工黨減少政府幹預和公共開支的政策引起了選民的不滿,黨內矛盾加劇,再加上蘇東劇變削弱了其盟友左翼黨的力量,社會民主工黨一度陷入困境,在1991年9月的大選中遭受了1932年以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成為議會最大的反對黨。大選後,社會民主工黨中央立即組成了一個“特別分析小組”,總結教訓,製定90年代的戰略。在1994年9月的大選中,它緊緊抓住解決失業問題這一首要任務,贏得了選民的支持,以45.6%的得票率重新獲得了組閣權。

三、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民主社會主義

德國社會民主黨是西歐曆史最為悠久的一個社會民主黨。它初創於19世紀60年代,此後,在漫長的歲月裏,幾經浮沉,直至1946年5月9日,才在庫特·舒馬赫的領導下於漢諾威得以重建。重建之初,德國社會民主黨所追求的爭取德國統一,實現社會主義的目標與德國西部的現實格格不入。1949年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成立後,它在大選中屢遭失敗,黨員人數逐漸減少,處境十分不利。為適應形勢,爭取選民,社會民主黨開始轉變其理論政策,1959年哥德斯堡特別黨代表大會上通過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基本綱領》(又稱《哥德斯堡綱領》)標誌著這一轉變的完成。

《哥德斯堡綱領》宣布,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性質已經根本改變了,“從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變成了一個人民的政黨”,“一個思想自由的黨”,一個“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組成的”共同體。它所追求的政治目標是以“自由,公正和相助”為基本價值,以“基督教倫理學、人道主義和古典哲學”為思想來源的民主社會主義,一種“新的和更加美好的社會製度”。綱領完全摒棄了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詞句,強調必須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劃請界限,否定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提法,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和暴力革命,宣稱民主社會主義是一項“爭取、捍衛自由和公正”的“持久的任務”,“社會主義隻有通過民主才能實現,民主隻有通過社會主義才能完成”。

《哥德斯堡綱領》通過以後,社會民主黨的首要任務便是爭取執政。但直到社會民主黨重建20年後的1966年,它才得以同基督教民主聯盟一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大聯合政府,3年後同自由民主黨組成小聯合政府,黨的主席維利?勃蘭特和副主席赫爾穆特?施密特先後任聯邦總理,社會民主黨終於成為主要執政黨。從1966年到1982年,社會民主黨執政16年中,推行改良主義政策,在政治上主張在維護現存製度的基礎上進行民主化改革;在經濟上建立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主,公有製為輔,市場機製與國家計劃調節相互補充的混合經濟製度,實施企業法和參與共決製,使職工在企業、公司及各級經濟組織中對經濟的意向形成和決策過程擁有參與決定的權利,實現經濟民主,保證勞動者的社會權益;在社會政策上增加以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補貼和捐贈及其他社會服務設施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福利,以此來實現“不斷增長的富裕,使人人都能從國民經濟的收益中得到公正的分配,過上一種擺脫了不光彩的依賴關係和沒有剝削的自由生活”①(①《社會黨重要文件選編》,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5年9月第1版第153頁。);在外交上推行新東方政策,主動緩和與蘇聯東歐國家的關係,開創了聯邦德國外交的新局麵,也推動了東西方關係的緩和。1982年10月,由於對國內經濟和就業問題解決不力及執政兩黨分歧加劇,聯合政府破裂,社會民主黨下台。

1986年8月,社會民主黨紐倫堡大會通過了新的基本綱領草案,重申其“人民黨”的性質和“自由、公正、相助”的基本價值,重新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思想來源之一。1989年12月,社會民主黨在西柏林舉行特別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德國問題的《柏林聲明》和新的基本綱領,宣稱要迎接民主社會主義複興時代的到來。但在1990年12月的聯邦大選中,該黨僅獲33.5%的選票,是60年代以來得票率最低的一次,黨員人數也從1990年9月德國東西部兩黨合並時的95萬多下降到1992年末的不足90萬。

針對黨組織渙散,黨員減少的狀況,社會民主黨在1992年製訂了《2000年綱領》,為1994年的大選作準備。但在1994年大選中,德國社會民主黨仍然未能如願以償。

四、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民主社會主義

法國和意大利國內都存在一個從原社會黨分裂出去的力量強大的共產黨,社會黨與共產黨時而聯合時而分裂的關係使這兩國的社會黨帶有激進的色彩。但究其根本,法意兩國社會黨的理論和實踐仍未超出民主社會主義的範疇。

法國社會黨(又稱新社會黨)成立於1971年6月,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又稱老社會黨)。二次大戰後,社會黨成為法國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1947年1月一1958年6月的第四共和國時期的27屆政府中,社會黨參加了21屆,並在其中5屆政府中任總理。在此期間,社會黨繼續推行戰後戴高樂政府的國有化政策,頒布了第一個全國經濟計劃,在經濟、社會領域進行了一些有限的改革。在對外活動中追隨美國的冷戰政策,堅持殖民主義立場。1959年1月第五共和國建立後,該黨在政治生活中曾一度退居次要地位。

1971年6月,密特朗領導的共和體製大會黨與老社會黨合並,成立新社會黨。此後,社會黨力量不斷增強。1981年5月,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6月,社會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組成了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左翼聯合政府。

社會黨雖然承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發展所做的貢獻,接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某些分析,但它把馬克思主義同列寧主義對立起來,明確宣布反對列寧主義和共產主義;密特朗雖然聲稱法國式社會主義是一種比蘇聯模式更民主,比瑞典、德國等國的民主社會主義更先進的社會製度,但法國式社會主義所倡導的自由、民主、人道主義、人的解放和自治管理的目標,以及通過議會選舉,民主道路,依靠“左翼聯盟”戰略,組成“階級陣線”同壟斷資產階級階級抗衡,進行“平靜的”變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實現途徑與民主社會主義並沒有實質區別,法國式社會主義隻是民主社會主義在法國的具體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