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醫生兒子的個性(3 / 3)

查理·達爾文在世74年,他的性格和為人很大一部分都染上了他父親的痕跡。親身與達爾文相處過、甚至親眼見過他的人都會說他是一位和善、誠懇的紳士,樂於關心他人,並且有很強的憐憫心。達爾文在做標本的時候,隻要有可能,總是先把這些動物毫無痛苦地弄死,然後再作防腐處置,固定在標本架上。他小時候就發現月桂樹和夾竹桃葉子的汁,可以用來在殺死大多數昆蟲之前使它們“麻醉”。後來他總是把昆蟲投入盛有氰化物的瓶中,使它們毫無痛苦地即刻死掉。還在上學的時候,為了逗趣,他曾用石塊打死過一隻交嘴鳥。後來,他終生都記得這件小事。每當提起,他總表示慚愧。他說:“我非常喜歡搜集鳥蛋,但我從不在一個鳥巢裏取走一個以上的鳥蛋。唯有在一種情況下,即是出於一種威嚇,而不是為了鳥蛋的價值,我才把它們全部取來。”

他一貫助人為樂、慷慨大方,是愛的化身。如果當初他信奉有神論,他有可能成為基督教最偉大的信徒之一。但因為他不願意當牧師,教會便失掉了一位偉大的信徒。同樣,如果青年時代繼續攻讀醫學,他肯定能成為和他父親一樣醫術精湛、受人尊敬的醫生。他一生捐贈了大筆款項,用於發展科學事業。他通過約翰·默裏提供了總數超過5000鎊的款項,用來把重要的科學著作譯成英文。他還買了許多科學著作,贈送給他所屬的各學會圖書館,把個人得到的獎金,拿出一部分捐助給有關動物學會用來購置設備。

對科學界的朋友們,達爾文同樣十分大方。1873年赫胥黎因勞累過度,健康有徹底垮掉的危險,但他並沒有足夠的資產可以長期休養。達爾文知道他很需要錢,但赫胥黎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如果送錢給他,他肯定不會接受。於是就和另外幾個人一起想了個變通的辦法,措辭說這樣做是為了公眾的利益:“如果你能聽到我們說了些什麼,或者能了解我們內心深處想些什麼,你就會知道我們大家對你的感情和對待一位可尊敬的、深深熱愛的弟兄應有的感情沒有什麼兩樣。我相信你也會以同樣的感情來對待我們,因此會樂於給我們一個對你略盡心意的機會,因為這將是我們終身感到高興的事情。讓我再補充一句,這個做法是幾個朋友幾乎同時想到的,事先並沒有商量。”這樣一來,即使敏感的赫胥黎也不能不接受這筆錢了。

達爾文是一位殷勤好客的人。他的家裏總有一間空閑的臥室供客人過夜。他還有一個難得的優點,就是和較為博學的朋友在一起時,總是極其謙虛,有時甚至有些過分。他時常引起一個話題,自己先不發表看法,而總是要別人先談他們的意見,自己注意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一些較年輕的科學家在他麵前大發議論,達爾文也很少表示異議。相反,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學到了一些新東西,而事實上他對這個問題的知識要比那些人多十倍。他對個人的成就非常謙虛,同時卻極力讚揚別人的工作,無論對於地位最低的實驗技術員,還是對與他齊名的著名科學家都是如此。

1877年他收到德國和荷蘭的一些科學家送給他的生日祝辭和一本貼了他們照片的相冊後,曾給他們寫過一封回信,這封信很好地體現了他這方麵的性格:“我很清楚,要是沒有為數眾多的可敬的科學家們辛勤搜集到的豐富資料,我的著作根本不可能寫成,即使寫成了也不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我認為榮譽主要應屬於他們。我想每一個科學工作者都會偶爾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懷疑自己在發表的那些著作上所花的精力是否值得。不過,在我此後的有生之年,每當我需要振奮精神的時候,我將觀看我那些在科學領域中卓越的合作者們的照片,我將把他們慷慨的同情銘記在心中。”

達爾文很不喜歡那種帶有諷刺挖苦的爭論,他對發脾氣深惡痛絕,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這樣。如果他某次對家人或朋友稍微有些粗魯,他就會夜不成眠,悶悶不樂地想著這件事,結果總是在第二天早晨去向別人誠懇地道歉。“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他經常說,“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達爾文作為一個追求真理並獲得了成功的人而被人們永遠懷念,名垂青史。他是一個品格高尚、為人正直、有個性的人,用他的一位好友的話來說,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崇高而慷慨的,一個以助人為己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