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女兒的婚事成了鄖君夫婦最頭疼的大事。
按照常規,南國的女兒到了十六歲,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而春桃已快雙十,婚姻大事始終難定。首先是鄖地遠僻,最近的國度隨,卻是姬姓一脈,同姓不婚。而陳、蔡之國,鄖君恥其為人,不願為伍。同時這個女兒個性鮮明,每當提及婚事,都被她一口回絕。好不容易經隨君保媒,選了一個重臣之子,來鄖相親,豈料她拒而不見,讓人家坐了一氣冷板凳,憤憤而別。唯有那個外甥鬥伯比,卻使她一見傾心,幼時便離不得,分不開。偏偏那鬥伯比自從得到《太公兵書》,就整個人變成了書呆子,平日眼不離書,手不釋卷。睡覺抱著書,吃飯啃著書,走路盯著書,就連蹲茅房,也還捧著書。從此失去了少兒時的純真,消磨了青春的年華,活生生地成了一個木雕泥塑!這樣的書蠹蟲,怎麼能把女兒嫁給他呢?
轉眼秋風蕭瑟,大雁南飛。宋宣公的兒子夷南下水鄉獵雁,特來拜會鄖君。鄖君見公子一表人才,沒有娶親,就有意想促成女兒的婚事,於是找到夫人,要夫人探探女兒的口氣。夫人也覺得門當戶對,再說女兒也大了,是該把她嫁出門去的時候了!便匆匆往女兒房中而來。
女兒拜過了母親,正欲開口請安,夫人卻說:“你那表兄,最近幾天又啃了幾卷竹片子?”
春桃一笑,說:“母親,那可不是竹丁片子,那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積累。”
“啥子文化,積累?”母親冷冷地說“這些東西都快把你表兄變成傻瓜了!”
春桃忙說:“不,恰恰相反,表兄現在恐怕已成了天下最大的大智者了!”
夫人愣了一愣,沉思片刻,歎了一口氣:“唉!你也老大不小了,天天陪著你那個木頭表兄也不是長法,該找個婆家了!”
“母親今天是怎麼了?”春桃困惑了!她反問道“父母多年不都是把表兄視著親生嗎?這些年來不斷疏遠,今天還說出這話來,母親又是何意啊?”
見女兒撒了急,夫人隻得緩下一口氣。畢竟姑娘還是心頭肉,說到底還是要給她找個好婆家,以便終生有靠,安享富貴。
夫人把女兒摟到了懷中,她深深感歎了!當年繈褓中的她,嬌小玉柔,猶如一隻小鳥。漸漸地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意願,成了一隻展翅欲飛的天鵝,母親的翅膀再也遮不住了!她心中隻有那個鬥伯比。但聽說荊楚自從熊通以來,不斷地開拓疆土,征戰不已,令周邊諸侯惴惴不安。說不定將來也會危及鄖國,而鄖君已老,兩個兒子哪是楚人的對手?所以君侯絕不願把女兒嫁給楚人!但女兒會聽父母的嗎?
夫人終於開了口:“兒啊,娘知道你心裏想的啥。可是,那個書呆子有哪點好呢?你父親也絕不會答應的。”
“那女兒就終生不嫁!”
她口氣堅定,令夫人難再張口。但想了一想,無論如何,都還是要說服女兒,因為那畢竟是條走不通的路,難道就誤了她的一生嗎?更何況女兒年齡也實在不小了!於是夫人又才張口:“兒啊,你拗得過你父親嗎?況且今天來的是宋宣公的公子,一表人才,飽覽群書。而且,聽說當今宋穆公是接宣公之位,他日必還政給這位公子。女兒嫁給了他,轉眼就是君侯夫人!我兒千萬不要錯失了良機啊!”
春桃不得不陷入沉思了!很明顯,父母之命是很難違拗的,她已經兩次拒婚,惹得父親十分惱怒,使父女關係變得生疏起來。若再公然拒婚,父女間恐更難相處了!父親自幼對她都十分疼愛,而今年邁,難道還要令他傷心嗎?她猶豫片刻,才又說:“母親既然這麼說,女兒明天就去會會這個宋公子吧……”
夫人見女兒允諾,十分高興,匆忙告訴了鄖君,鄖君終於也鬆下一口氣來。
第二天,鄖君府會客廳內高朋滿座,既有德高望重的親族大佬、也有雍榮華貴子媳少婦。加之,據稱宋乃文明上國,禮儀之邦,所以更少不了滿腹經論的才學之士、文化名流。一來見證兩國聯姻,二來世也想一睹宋國公子夷的風采。
賓朋齊聚,喜氣滿堂。鄖君一抱拳說:“今日宋公子光臨敝國,寡君不勝榮幸!若得兩國聯姻,更是一段千秋佳話。隻是小女有些頑劣,有不當之處,還望公子海涵!”
公子躬身道:“賢君何必客氣?晚生早聽說小姐才華橫溢,當今女子中絕不多見,所以仰慕得很呢!”
鄖君:“公子過獎了。少時相見,還望世子多多包容才是!”
說話間,家婦喊道:“小姐到!”
宋公子頓覺眼前一亮!隻見一妙女款款而入大廳,立刻給人帶來一股清新之氣。她發髻高綰,綴幾支珠玉、金飾,著一身絲綢長衫,繡幾朵桃梅、蘭花。一雙水靈靈的大眼,默默掃視了一下大廳,便走向父母身邊。
鄖君說:“快去見過公子吧!”
春桃轉身向世子一禮,說:“見過公子。”
原來公子夷也是二十多歲的人了,自幼熟讀經史,宣公去世,傳位給了其弟,稱穆公,當時他也剛剛成人,婚事也就未定。但他走南闖北,見過的女子也不在少數,看到鄖女美貌如花,而且氣質不凡,卻也暗自欽佩。便還施一禮,說:“看來小姐也是女中才俊了!”
春桃見公子果然人才出眾,怪不得父母竟然要極力促成。看來若不用點功夫,既難打消父母念頭,更難讓在場的親眷心服口服。於是開口道:“公子來自文明上國,自然是熟讀經史,通古博今,而且是滿腹經綸。小女冒昧,若提幾點不明求教公子,能否為小女指點迷津嗎?”
這幾句話說出口來,卻使場中親眷不解,但幾個文人學士卻興致盎然,紛紛讚道:“小姐以文選婿,真要讓我們開眼了!”
勳君也暗暗一驚!但女兒以文選婿也是一場美談,有何不可呢?
公子淡然一笑,心想自己讀書萬卷,也箅得中原名士,還沒有任何人提出過挑戰,一個南國的女子又奈我何呢?說不定還可以趁機揚名。於是便說:“小姐若有疑難,在下有問必答,絕不讓小姐失望!”
春桃冷冷一笑:“公子若被小女子難住,恕小女不能為君執帚了!”
公子:“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人們興致來了!都在翹首以盼這場難得一見的人間喜劇。也有不少的人存心想看春桃一展才華,難一難這個自命不凡的公子。
春桃回頭看了一眼父母,發現二老也對他投來期許的目光,也想看一看女兒的才學。於是心下有了底。轉過身來,便說:“相傳宋國,曾是殷商一脈,不知是否?”
公子:“這是自然,我祖微子、箕子,當年武王封於宋,人皆盡知。”
春桃:“既是商湯後裔,自然熟讀商史,史載商之先祖‘天生玄鳥,降而生商’,傳說簡狄吞燕卵而生商,那麼商的父親是誰,世子知道嗎?”
公子一愣!這一傳說,古今相沿,但從來無人考證商父是誰!頓時無言可答,麵紅耳赤!
春桃冷冷一笑,又說:“小女子冒昧了!也許這個千古謎案,無人可解而已。不過,堯舜禪讓,湯武鼎革,古今史家評說不一。公子對此功過是非如何評說呢?”
剛才失態,令公子十分窘迫,見女子提出成湯放桀、武王伐紂,心想正是自己多年心結的話題,正好借題發揮,撈回顏麵。於是便滔滔不絕地講道:“堯舜禪讓,是選天下賢者、聖人而擔大任,所以堯禪讓於舜,舜禪讓於禹,成為天下盛世,萬代傳頌。而湯放桀、武伐紂,以下犯上,篡權奪位,社稷血染,在下不敢恭維。”
春桃:“如此說來,湯放桀、武伐紂都是大逆不道,那麼閣下先祖也是逆臣了!又如何受了周封,向武王稱臣,而成一方諸侯呢?伯夷、叔齊不做周臣,不食周食,餓死首陽山。而微子、箕子佯狂,武王封於宋,成為閣下先祖。同是商之後裔,又怎麼會有不同的態度和結局呢?請公子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