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我是青兒啊,來女兒給你帶了點糕點,您來嚐嚐,是不是很可口啊?” 大將軍府一個偏園內一位身著粉衣女子在喂給一位神色慌張明顯是癡傻了的老婆婆吃的。
“青女小姐,你怎麼在這裏啊,老爺讓你去書房。”突然一個丫鬟厭惡的聲音傳來。
“好的,你去回稟大人,待我服侍完母親,隨後就到。”隻見那女子聽到父親二字時有微微的詫異,“母親別怕,來吃一口,這樣就不會餓肚子了啊。”說完便將那婆婆嘴角的糕屑擦去。
“哼,都說是賤種了,一副妖媚的樣子還敢以小姐的身份自居。”丫鬟看青女沒有動身的意思,抬腳一跺就肆意的辱罵起來。
……
“端木大人安好。”客廳內青女恭敬的給端木毅行了個大禮,“不知大人叫青女來所為何事?”
“青女啊,何必這麼拘謹,按照禮數,你應該尊稱我一聲:爹爹。”端木毅坐於堂中微笑著。
“禮數卻是如此,隻怕小女沒有那個福分。若是真要小女依照禮數,可能我還得稱呼你一聲:大伯。”青女一襲粉衣卻不畏懼端木毅鐵青的臉色說著。
“混賬,你怎可出此言論?”端木毅現在真是懊悔不已啊,都怪自己啊,要不是當年……又怎會留下這樣的孽債啊
“大人,不必如此激動,府中丫鬟婢女誰人不知我並非您的骨肉,您又何必如此在意呢?”青女不畏端木毅的惱怒繼續說著,“大人要是沒有什麼事,請容小女退下。”
“罷了!我端木毅行的正,做的直,對於你娘,我知道是虧欠她很多,但也絕非你所想的那樣,不管怎麼樣你都是我端木毅的女兒。”端木毅老臉都激動的亂顫著“今日叫你來隻是想告訴你子炎回來了,陛下已經昭告天下立他為太子,西門無悔將是他的太子妃。”
聽到楚子炎的消息,青女有一陣的恍惚,多久了,他那年一去就是兩年,若是可以她也願意隨他天涯,可是他卻一句“初生情愫總是詩,錯在相逢不適時”拒絕了她的好意。青女不願再陷在這樣的單思中“大人怕是多心了,容我告退。”說完青女便狀似不在意的緩緩退去,當離開廳堂便倚框輕啼起來,為什麼過了這麼久自己還是不能忘記那個人呢?他要大婚了?是那個西門無悔?難道真的是有緣無分嗎?
七年前……
永福宮外,一個玉人樣的小人兒蹲坐在路口,抱著膀子無助的低泣。她知道大媽不喜歡她,姐姐也討厭她,可是這並不是她的錯啊,是子康先欺負她的,她隻是反擊了而已,並不是有意讓子康受傷的啊……
今天是大將軍夫人李玉容進宮探望的日子,想到女兒(淑妃)的要求就把青女給帶上了,話又說回來這個丫頭雖才6歲卻也是個美人苗子,看得將軍夫人牙癢癢的。想著又擰了青女一下“死丫頭,和你說話呢,一會兒進了宮可別丟臉,別亂跑聽到沒。”
永福宮內淑妃看到母親來了也甚是開心,青女便被丟於一邊,怎想子康看到宮內多了個女娃還以為是母妃宮內新置的新人,便上前調戲,青女哪兒見過這種架勢便亂了陣腳,隨手抓了台案上的茶杯砸向子康,頓時大皇子的腦袋上就起了個包,一襲白衣上更是茶葉幾縷。聽到響聲便看到子康這一光景,那還得了,李玉容的巴掌和拳頭沒少在青女的身上烙下。大罵過後一行人便匆匆的忙活了:傳太醫……
“不要哭了好嗎?哥哥帶你去個地方,好嗎?”眼前的男孩沒有子康的脂粉氣,比小青女也大不了幾歲,俊臉上閃著真誠的笑容,頓時把小青女迷的是暈頭轉向,隻能傻乎乎的點頭。接著小哥哥帶她去了鳳鳴宮,裏麵的主人好漂亮哦,她叫小哥哥“炎兒”,後來小哥哥還帶我去了禦花園,那裏有好多漂亮的花哦,還去玩了秋千,小哥哥說他有個妹妹也很喜歡蕩秋千。後來一堆大姐姐來了,將她送至永福宮,又和大媽、姐姐說了什麼,便也沒被責怪,臨行前小哥哥說他叫子炎。
原本淑妃想把青女留在宮中,怎想卻是個惹禍的主,看著那張臉更覺得不宜留在宮中,就不再提及,青女便隨將軍夫人離開了皇宮。自此小青女的心中便有了個人:楚子炎。
後來,聽說皇後娘娘喜歡青女,便經常出入鳳鳴宮與皇後作伴,與子炎的接觸也就多了起來。青女不敢奢求作為他的正室,卻總認為他的心裏是有自己的,春去秋來,轉眼便是公元233年冬子炎(15歲)平定邊陲之亂,而青女也12歲了,怎想子炎卻與陛下有了衝突,大有隨波逐流的之意,便將自己的一腔熱戀訴之聽切,怎想子炎卻隻把自己當成妹妹,留下“初生情愫總是詩,錯在相逢不適時”便離開了,這一走竟是整整兩年,而回來之後卻是太子之身,加上陛下欽賜的姻緣,這讓青女一時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