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小河已經好些日子了,可我心裏仍然依戀著這塊革命的聖地,耳邊還時常回蕩著那信天遊高亢美妙的歌聲。這是歡樂的歌,是小河人民發自心底裏讚頌偉大共產黨的歌,讚頌人民領袖毛主席的歌,如同小河潺潺的流水一般,永遠流也流不盡,唱也唱不完!
小河村,楊柳青青,山環水抱,恰像一塊瑰麗的翡翠似的,鑲嵌在萬裏長城北部的一條深山溝裏,閃爍在毛烏素大沙漠的邊緣上。一九四七年六月初,在戰火紛飛的年月裏,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以“三支隊”為代號的黨中央機關、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來到了小河,在這裏駐紮了四十多天,指揮了震撼世界的人民解放戰爭。自此以後,小河成為具有曆史意義的小村子,被人們譽為靖邊的小延安。那盤山層疊的座座窯院,不就像延安的鳳凰山嘛,那被濃柳掩映的村莊,更像延安的棗園。自此以後,這個高山深穀裏的小河更歡騰了,更美麗了。你聽,那三條溪流彙成的小河,鼓動著悠揚的歌喉,唱著抒情的歌:
三水繞村流向東,
五嶽環抱楊柳青;
自從毛主席住過後,
春滿小河滿山紅。
我在小河的溝堖畔上,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第一次歇息過的窯院裏,結識了一位老紅軍戰士。他個頭不高,臉麵黑紅,留著一綹胡子,雖然年歲已經六十過了,身子骨卻是硬朗朗的。他仍然在隊裏參加勞動,窯洞裏還掛著一張一九七〇年“古峁大壩一等勞動模範”的獎狀,人們親熱地稱呼他曹老。曹久林同誌啊,他是小河第一個接待過毛主席的人,是第一個給“三支隊”帶過路的人。
至今過了多少年,曹老對毛主席和黨中央在小河的活動記憶猶新,他怎能忘懷那個歡悅的日子:
這是一個細雨迷蒙的夜晚。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的同誌們,從安塞王家灣出發,甩開跟蹤的敵人,踏著泥濘的山路,頂著漫天的風雨,徒步夜行四十裏,在雨過天亮的時刻來到了小河。老曹的窯院裏走進來一些穿灰色軍裝的同誌,他們渾身都被夜雨淋得濕透了。老曹迎著黎明的曙色,驀然,抬頭看見一個高大魁梧的人,神采奕奕,親切地向他打招呼,他驚喜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十幾年前,他曾經在瓦窯堡和紅軍戰士一道迎接過毛主席,人民領袖在延安大禮堂作報告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霎時,他萬分興奮,兩眼凝視著毛主席,激動得連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毛主席啊,小河人沒有想到您在這炮火連天的時刻來到了小河。老曹和家裏人馬上把親人迎進了前窯裏,趕忙抱柴、燒鍋、端水……這個老紅軍戰士,深知當時處於戰爭環境,並沒有把這個喜訊立即告訴家裏人,隻是悄聲叮嚀:“我們一定要保護窯裏這位親人的安全,保護他要比保護咱的生命還當緊啊!”
這天夜裏,當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三支隊”繼續冒雨行軍的時候,老曹和鄉親們搶著修路搭橋,親自帶路上山。這是一個難忘的時刻,老曹帶著中央機關部隊爬上了山,他看見在漆黑的雨夜裏,敵人在後麵的山頭上燃起一堆堆火,有手電的閃動,距離這兒不遠。而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卻穩如泰山,和戰士們一塊徒步翻山,一塊頂著風雨到田次灣去了。
當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三支隊”再次返回小河駐紮的時候,老曹和鄉親們喜出望外,他們把毛主席安頓在村中最安靜的地方休息,把中央的同誌們一個個迎進了自己的窯院裏。鄉親們還自覺封鎖消息,主動配合中央警衛部隊擔任了保衛毛主席和黨中央的警戒工作。毛主席啊,小河人民熱愛您,信天遊唱起來:
黨中央來到了小河村,
毛主席和咱們心貼心。
快樂歌兒唱也唱不完,
共產黨的恩情似海深。
小河人民唱著心上的歌。當鄉親們暢懷歌唱的時候,心裏洋溢著熾熱的懷念。毛主席不顧征途勞苦,在小河工作一直很忙,經常和周副主席、任弼時等同誌開會,整夜整夜不眠。鄉親們眼望著堖畔上窯洞裏閃亮亮的燈火,想到毛主席日夜操勞,工作那麼忙迫,還時常到群眾中來,親手刨土查墒情,請老貧農作客拉話,關心群眾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