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常用的激素藥物,除上麵提到的以外,還有赤黴素、萘乙酸、秋水仙素、一氯乙醇等。其中乙醚、一氯乙醇的主要作用是打破植物休眠;赤黴素、萘乙酸、2DK4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刺激植物生長;赤黴素還具有代替春化階段需要低溫植物的春化作用,以及具有代替長日照植物的光照作用。
利用夏季高溫幹旱的氣候條件,再人工控製水肥,可促使花芽分化。如北京在夏季當梅花新梢長到18~20厘米時,控製澆水量,當植株略呈萎蔫時,再澆水使其恢複,這樣重複幾次,可促使花芽分化,而且花芽多而密。人為的控製水肥,促使植株落葉或人工摘葉,能取得休眠的效果。一些冬天休眠早春開花的種類,經強迫提前休眠,可在秋天開出第二次花來。如玉蘭、西府海棠、牡丹、榆葉梅及丁香等,都可使用此法。具體作法是把要處理的植株,在當年春天把花蕾摘除,不令其開花,以減少養分消耗。
在春、夏兩季精心養護管理。並采用扣水、促使花芽提前形成。再用降溫方法使其落葉或摘葉,即可進入休眠。經過一段時期以後,再放在常溫下,並給予噴水措施,即能重新生長開花。但這種二次開花的植株,養分消耗過多,枝條發育不充實,冬天易受凍害,必須特殊養護管理,或者將這些植株淘汰。所以,此種方法隻能少量使用。
處理根據不同種類的花卉,調整播種期,不用修剪措施也可達到按期開花的效果。
1調整播種和栽種球根的時間:許多草本花卉從播種到開花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隻要計算好播種的日期,到時候就能開出花來。例如矮翠菊在7月20日播種,70天可開花,正值國慶節;雞冠花可在6月初播種;絨雞冠可在6月15~18日播種;百日草、紅黃草、萬壽菊、頂頭風、千日紅等可在7月15~18日播種。唐菖蒲在7月10日栽球,國慶節可開花。
2采用修剪或摘心的方法使其繼續或按時開花:有些花有不斷開花的習性,在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程度就能開花。如月季,花後修去殘花,能再開花;大麗花剝去側蕾,可促使主蕾開花,在花後修剪可使花期延長;紫薇花後在花枝基部留4~6厘米修剪,不使結果,約經35~50天又可開花;茉莉在花後摘心、施肥也能再次茂盛開花。還有些草本花卉,掌握好摘心時間,能夠控製花期。如早菊要“十一”開花,最後一次摘心時間,晚開品種在7月1~15日進行;早開品種在7月15~20日進行。荷蘭菊要經常修剪,最後一次在9月10日左右進行,則“十一”即能開花。一串紅生長健壯的植株,摘心後25天即可開花,所以“十一”用的大串紅在9月5日左右摘心;“五一”用的小串紅在4月初摘心,則可按時開花。
2複習思考題1何謂催延花期?主要技術措施有哪些?
2哪些花卉可通過控製溫度達到開花的目的?分別舉例說明。
3哪些花卉通過控製光照時間的長短達到開花的目的?舉例說明。
《花卉栽培學》是在全國園林技工學校試用教材的基礎上,經過修訂後公開出版的。
原試用教材由建設部原市容園林局組織編寫,1983年9月成書供內部試用。本教材原分南、北方本編寫,經合編後,再經長春教材審定後重新編審定稿的。原南方本由武漢市園林技校主編,參加編寫的有武漢市園林技校鄭德湘、劉德莉,杭州市園林技校李樹鋼,蘇州市園林技校李衍德和上海市園林技校陸家怡等教師;原北方本由長春市城建技校主編,參加編寫的有長春市園林處孟淑蘭,北京市園林學校王汝誠、謝淑芬和洛陽市園林技校安大化等同誌;最後在長春教材審定會上,由原山東農學院喻衡教授和上海市園林學校顧梅仙教師主審,原參編人鄭德湘、李樹鋼、孟淑蘭、李衍德、陸家怡,以及濟南市園林局曹瑛高級工程師和建設部市容園林局陳明鬆工程師等共同編審、集體定稿。插圖由長春市園林處史宗宣工程師和武漢市園林技工學校鄧誌原老師繪製。
本教材公開出版時,由濟南市園林局曹瑛高級工程師對內容做了大幅度訂正和補充,建設部城建司柳尚華高級工程師進行編審。
本教材麵向全麵,基本適用各地教學。但是,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花卉種類繁多,栽培技術的地區性和經驗性較強,各地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選擇,靈活講授。
本教材雖經多次編寫、修改,且反複審定,但限於編者水平,現代技術資料和實踐經驗不足,疏漏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誠望各兄弟學校和讀者在使用過程中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