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來了,快請上座!”繞過屏風,劉旭一眼就看到了在外殿等候的劉皓,一把上前拉過他的手,將他讓到大殿首位的賓客席上,早有宮女上前奉上茶水點心。
“我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還望六弟萬勿推辭!”未及坐定,劉皓便起身,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關於佟側妃之死,並涉及太子妃之事,臣弟近日也有所耳聞。”眼見劉皓一臉焦急,聽罷他講述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劉旭表麵上仍是不動聲色,若有所思道。
“我知道,在我們眾兄弟當中,唯有六弟你最是博學,無論文才武略均是我們眾皇子之首,因此,也最深得父皇喜愛。所以,今日愚兄冒昧前來,隻求六弟你看在你我兄弟一場的情分上,在父皇麵前,為夢暄多多美言幾句。”劉皓說完,當即拱手作揖,欲躬身答謝,卻已被劉旭扶起。
“皇兄與太子妃情深意重,人盡皆知。至於佟側妃之死,許是意外,也未可知。和太子妃,亦未必真的有牽連。隻是,如今佟相國因此稱病不朝,又恰逢契丹犯我大漢邊境,一時之間,前朝後宮諸事牽涉在一起,才令父皇勃然大怒,一氣之下,下令處斬太子妃。不過皇兄放心,等過段時日,父皇的怒氣消了,說不定就會回心轉意。即便皇兄今日不來,臣弟亦會借機在父皇麵前為太子妃求情的。”拍著劉皓的肩膀,劉旭堅定道。
“有六弟這番話,我也就放心了!”劉皓再次拱手作揖,臉上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你我是至親兄弟,何須言謝!”兄弟二人再次攜手,相視而笑。
親自將劉皓送至府門外,看著他的身影遠去,劉旭這才轉身回府。不想,才剛轉身,就聽得身後有叫喊聲傳來:“王爺請留步!皇上有旨,宣齊王即刻前往禦書房商議政事!”
劉旭回頭,隻見一個公公在鄧管家的帶路下,正氣喘噓噓的走到他的跟前,當即打開手中的聖旨宣讀。
“多謝公公,本王即刻前往!” 劉旭上前,一手接過聖旨,“有勞公公一路奔波勞累,還請去王府小坐,歇息片刻!”
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想著此次進宮,若不是為了沈夢暄之事,便是與契丹征戰一事,一念至此,劉旭也就全然放鬆了,嘴角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意。
“王爺,難道您真的打算待會兒覲見皇上的時候,替太子妃求情嗎?聽說,這兩天來,不但太子殿下,就連皇後,甚至佟貴妃都為此事前去求見過皇上,但據乾清宮執事公公們說,他們都先後被轟了出來。依奴才愚見,要不,咱們也別再去碰這釘子了!”馬車在宮門口停了下來,劉旭下了馬車,徑直前行,隨身侍奉的小夏子跟在後頭,小心的勸道。
“本王明白你的擔憂,但是這次,本王心意已決!”劉旭轉身,給了小夏子一個成竹在胸的自信笑容,示意他不要擔心。
“此次契丹一事,朝中眾臣分成了議和,主戰兩派,對此,你有何看法?”劉旭才剛跪安,宣帝便已揮手命他起身,當即發問道。
“回父皇,兒臣主戰!此次契丹犯我邊境,亦並非是第一次了。早在半年前,邊塞守軍將領霍昕便有奏折呈報契丹犯我邊境,欺壓百姓一事,此後,類似之事便接連發生。時至今日,契丹膽敢再三越界侵犯,恰恰是因為之前我大漢一向主張以和為貴,一味縱容的結果,還望父皇明鑒!”劉旭冷靜的,有理有據道。
“之前霍昕的奏折,朕也看過。但朕權衡再三,若是一旦與契丹開戰,難保齊晉兩國不會趁火打劫。但如今,契丹已私自將我北疆靖州之地占為己有,正如你所說,開戰已是別無選擇!”宣帝點頭,讚許了劉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