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地處陝北腹地,是陝北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長期以來,延安大學對陝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的發展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方麵的貢獻更為突出,為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和綜合型人才。但由於前些年陝北地區發展比較慢,陝北區域經濟研究方麵的力量嚴重不足,所以,在陝北區域經濟方麵的專門研究很不夠,研究成果比較少。近年來,陝北經濟發展很快,這也促進了延安大學的發展。目前,延安大學已經擁有了一支力量較雄厚的陝北區域經濟方麵的研究隊伍。為了對陝北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與延安大學的地位相稱的貢獻,我們成立了延安大學陝北區域經濟研究院,為把所有陝北區域經濟方麵的專業人才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力的研究團隊提供了一個平台。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延安大學陝北區域經濟研究院這個平台的作用,把延安大學和陝北地區經濟方麵的研究力量組織起來,展開對陝北區域經濟的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相繼形成了一批很有質量的研究成果。我們知道,對地方區域經濟的研究是一件比較辛苦的工作,它必須建立在大量的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需要有較充足的人力和財力。雖然我們的財力很有限,但我們的研究人員能夠發揚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誌為推動陝北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書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形成的。陝北地區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兩個行政區的25個縣(區)。雖然這兩個地區在地理特征上並不完全相同,但由於曆史的原因,延安和榆林之間不僅在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上很相似,而且兩地的社會交往和經濟關聯也非常密切,所以,我們把陝北地區當作一個區域經濟單位來研究是合適的。從自然條件方麵來說,陝北地處黃土高原中部,與晉、蒙、寧、甘四省交界,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風沙草灘區為主。陝北地區溝壑縱橫、交通不便,沙漠化、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相當脆弱。陝北的氣候條件比較惡劣,自然災害較為頻繁。幹旱、霜凍、沙塵暴是陝北發生較多的自然災害。

這也是長期以來陝北地區社會經濟落後的主要原因。從自然資源方麵來說,陝北地區的條件卻是比較好的。陝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鹽、石英砂等自然資源,隻是在改革開放以前,由於各個方麵條件的限製,開發程度很低,沒有對陝北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應有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陝北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般而言,某個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取決於該區域的整體經濟結構的均衡性,取決於各個主要產業之間的經濟關聯度,也取決於該區域主導產業的經濟輻射作用與帶動作用。如果整體經濟結構比較均衡,各個主要產業之間的經濟關聯度比較高,那麼,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具有了雄厚的基礎。如果主導產業的經濟輻射作用與帶動作用比較強,那就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強勁的推動力。不過在現實中,這種條件是很難達到的。現實中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製約因素。我們的問題是,如何能夠比較準確地找到這些製約因素,並拿出切實可行的克服製約因素的辦法,以全麵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至少能夠使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弱一些,使其發展動力、可持續性更強一些。在現實經濟過程中,製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往往是複雜的,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難以分別地、單一地解決問題。但是,對於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在選擇解決方法的時候卻很難綜合性地去進行,出於操作性上的考慮,我們隻能選擇某些主要方麵的一些主要問題進行處理。事實上,陝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總體方麵來看,就不是一種均衡的、滿足可持續性要求的發展,而是主要依托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同時,各主要產業之間的關聯性也比較差,主導產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表現得也不突出。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要真正比較好地解決陝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最好能夠從陝北的主導產業,即資源性產業入手。首先解決主導產業自身所存在的某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主導產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最終達到調整產業結構,使陝北區域經濟均衡地、可持續地發展的目標。資源開發是目前陝北區域經濟最重要的主導產業,所以,在陝北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資源性企業擔當了最重要的角色。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