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歌葬天路,鄒衍化五行(2 / 2)

盡管妻子還在昏迷中,盡管路途艱辛。

玄清界中,玄清山上,有一玄清祖師,為道派開山祖師,名為古玄清。

幽冥府中,幽冥宮內,有一幽冥鬼王,為鬼派功力至尊,名為秦瑰。

須彌山中,大雄殿裏,有一金身佛祖,為密宗無量至善,名為釋迦。

不過這都是過去式了,遠古三大宗派的輝煌早已是雪泥鴻爪。

漫長的歲月中,對世界,對自身的探索在不斷地進步中,五行學說論逐漸占據了主流,而所謂的佛門與魔門,或是鬼神,全都成了旁門左道,能幫助自己理解世界,理解自身奧秘的,才算是主流。

當然,這與五行學說的創立是密不可分的。

傳說在前中古時代,五行之祖鄒衍開始探索這個世界。

他的修煉法門很雜,可是就是這些繁雜的修煉之道,使他從中受到了啟發。

他發現,無論修煉什麼都離不開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然後他就拋棄了以前的功法,請大法力者廢除了自身法力,從五行中開始練習最基本的法術。

在慢慢的探索中,鄒衍以五髒對應五行:肺屬金,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心屬火。於是內修之路開始,他在體內構建了一個小循環,所以法力漸漸高升。

當然他的認識還不夠全麵。

他能這麼修煉自然與他本身的體質有密切關係,要不也不可能修煉那麼龐雜。

他進山門的時候,經過檢驗,反射的是五色斑斕的光。之前也不是沒出現過,可能是當時法門匱乏,也可能是他們自身的原因,總之沒有一個真正開始探索五行的。

由於時代的限製,他執著於內修,體內五行的修煉也是無窮無盡,但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終於在他體內誕生了一朵五色蓮花,乃是五行之力濃縮而成,所成的蓮花自然也是鄒衍的意識所致。

疏於錘煉體魄,盡管內修無比強大,但是容器不好,能量是會溢出來的。

不論如何,為時已晚。鄒衍由於自身的五行之力太強,結果破體而亡,自己的身體漸漸消散,化為了天地間的一抔黃土,宇宙間的塵埃。

鄒衍修煉自由,拜了師門又辭行而去,四海飄搖,前期龐雜的修煉法門與後期威震四方的五行內衍天地四方訣都沒能夠係統地留下來。

所以今人偶爾能得到他的一卷手劄就是莫大的機緣,能體會他的思想與看法。

話說那使鄒衍身亡的五色蓮花卻完好無損地飄蕩在天地間,常人難以察覺,強者難以接近,而且自身構成一個小循環,日日夜夜地吸納天地五行之力,本應是穩固長存的,可是遇到了天地間的另一奇物—天路樹。

天路樹將其吸納,許想借助自身陰陽時空之力來破碎這朵蓮花,進而吸收它的能量。也許上天早已注定,五行與陰陽雖然放在一塊,可是就像天敵相見,矛盾的雙方,相互對抗。

因為蓮花誕生於鄒衍體內,本身帶有他對世界與五行的看法,也產生了些許靈性,就與天路樹開始了爭鬥,出現了震古爍今的中古大爆炸。

說也神奇,身處其中的天路樹居然沒有死透,在漫長的中古世紀開始緩緩修複,構建自身的時空之網,衍生出遍布宇宙的各種不同形態的分身,當然也成了那些對時空修煉者的感悟捷徑。

五色蓮花畢竟不能和天地初生就存在的天路樹相提並論,在這場對決之中,它完全破碎,五行分開,各赴東西。而蓮花底座被滯留在了天路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