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節 紅色往事(1 / 1)

咱們長治是有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新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解放的城市。這裏,紅色聖地很多,武鄉縣就是其中之一,紅色遺跡比比皆是,如王家裕、蟠龍、千佛塔以及八路軍總指揮部舊址磚壁等。這個故事說的就是磚壁的紅色往事。

磚壁村距離武鄉縣城有45公裏。以前,這裏的道路狀況非常差,而且還非常缺水,人們吃水隻能祈盼老天爺多下點雨,最可氣的是這個地方還沒有地下水資源。那為什麼當年八路軍要選擇這裏作為總部呢?

要說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到過磚壁的人都知道,這裏的地形比較特殊,三麵都是深溝,一麵是大山,易守難攻,最重要的是此處非常便於轉移,大山的一麵直接就可以進入人煙稀少的村莊,十分便於隱蔽。

如今,在村子裏仍可找到很多曆史時期的紅色遺跡和遺物。一進村子就可看見高大的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雕塑。雕塑的後側是現在幾乎已經沒人使用的石碾子。據村裏人講,當時村上人和八路軍戰士都來這兒碾糧食。而朱老總的故居就在石碾子的旁邊。

朱老總的故居是一處小小四合院。閑暇時候他常常幫助村子裏的孤寡老人推推石碾子。據說,朱老總剛到磚壁時為方便工作,對外稱指導員。有一天他出來溜達,看見一群人在下棋就蹲在旁邊看,看人家下了一盤,自己下棋的癮也上來了,說道:“老鄉啊,你棋下得不錯,我能不能跟你下一局啊?”老鄉一看是個當兵的,說道:“我下得一般,你要願意下咱就來一局。”很快一局棋就下完了,朱老總輸了棋說道:“老鄉,你這棋下得是真不錯。”老鄉說:“老總啊,我下贏你是僥幸啊!”老鄉的一句“老總”把朱總司令嚇了一跳,心裏想我的身份暴露了,是不是手下誰嘴不嚴啊?朱老總馬上問道:“老鄉啊,你怎麼知道我是老總的?”老鄉說:“前年來了國民黨的部隊,我們無論看見夥夫還是什麼的隻要是當兵的都得叫老總。”朱老總笑了笑:“哦,原來如此啊。”隨後說道:“老鄉,我們是人民的部隊,老鄉都叫我們同誌,我們叫你們老鄉,咱們是平等的。”現在,朱老總與村民下過的那副棋還在,隻是已經被收入中國曆史博物館了。

當年,八路軍總部是前後三次進駐磚壁村的,第一次離開就是因為吃水困難離開的。咱們前麵說過了。這個地方非常缺水,部隊戰士不能與老百姓爭水吃。第二年水窖裏存了很多的水,八路軍總部就第二次回到了磚壁村,策劃指揮了曆史上有名的百團大戰。受到打擊的日本人對村上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可就在轟炸的前兩天總部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老百姓躲進了防空洞。咱們是毫無傷亡,反而是前來搜索的日本鬼子被炸死不少。第三次回磚壁村是因為左權將軍的犧牲,在村裏為左權將軍開了追悼會。

左權將軍犧牲了,村上的人都十分悲痛。他們忘不了,左權將軍在這裏時除了負責軍事工作,還帶領戰士為百姓打了很多的水窖,開荒種了很多的莊稼。其中一次就開出了20多畝荒地種了土豆。秋天時足足收了4萬多斤,給老百姓分了一萬多斤,部隊吃了一萬多斤,還在地窖裏存放了一萬多。可是總部一走就沒再回來,而地窖裏的土豆直到放爛了老百姓也沒動過一顆。

八路軍總指揮部的舊址,是一座更大的兩進四合院,現在作進一步修繕。這裏的陳設無處不顯示著紅色之光。院中有一顆榆樹,是八路軍來磚壁時種下的。現在長得根深葉茂,人們親切地稱“彭總榆”。知根的村裏人說,當年八路軍總部剛來到磚壁村,就對這裏進行了簡單的修繕和整理。在院子的一角有很多小小的榆樹苗,擋住了通行的路。戰士們要把這些樹苗除掉,彭總看了挺可惜的,就在裏麵找了一棵最挺拔的種下了。彭總對這顆小榆樹是關愛有加,漸漸地就長大了,大家都說這是彭總給磚壁人種下的乘涼樹。如今這棵榆樹已經長得很茂盛了,樹幹非常筆直。

有句老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和群眾打成一片、愛護老百姓的軍隊能不勝利嗎?在紅色磚壁啊,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流傳著,今天隻能講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