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二胡情(1 / 1)

我們故事中的主人公從小就有一個二胡夢。退休後,他又拿起自己鍾愛的二胡,用音樂演奏美妙的人生,延續著自己的二胡情。

王全勝今年已經65歲了,從小就酷愛不同風格的音樂,精通各式各樣的樂器,尤其鍾愛二胡。在他十四五歲的時候,學校每次舉行文藝活動,他總是積極參加,表現突出,受到老師、同學們的喜歡和表揚。從那時起,對音樂尤其是對二胡就更加熱愛。1965年,他考上了山西大學藝術係的音樂專業,從此便踏上了音樂的專業道路。大學畢業後,他參加工作,成為了長治市一中一名普通的教師。在14年的教師生涯中,他教過音樂、語文、曆史、美術。就在2002年的時候,他被聘請到長治市藝校當校長,以他的人生閱曆、社會經驗,以及對音樂的熱愛,他在藝校充分發揮他的才幹,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

退休後的王全勝毫不猶豫地重新拿起了那把塵封已久的二胡。他說剛開始的時候,就在家屬院裏教一些拉二胡的老人,雖然隻有三五個人,但是氣氛很好。他從老人認真學習的勁頭上,感受到那些賦閑在家和自己一樣的老人們,同樣渴望著一種多彩的夕陽生活。於是,他為了讓音樂走進更多的老人,便想去太行公園看看,一去才知道,這兒居然早已有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都在吹拉彈唱,整個一小樂隊。生性開朗的王全勝不假思索就加入了老年音樂協會,並且擔任協會主席。後來老年大學也盛情邀請他教授二胡課程。

人的一生總是跌宕起伏,總是會遇到一些坎坷與磨礪。王全勝也一樣。2007年的時候他突發心髒病,做了心髒搭橋手術,當時搭了4個橋。術後修養了很久一段時間,身體才漸漸康複。第二年去複查,4個橋已經有3個橋封閉了,隻有一個橋在工作。可王全勝老人仍積極樂觀地麵對一切,對二胡的癡迷依然如故。

王全勝說,經曆了病痛的折磨之後,更不想虛度以後的光陰了。他每天在家備課,寫譜,做譜。他自編的譜子與眾不同,都配有彩色的圖片,能讓其他老人一目了然,學起來更加有趣。他還專程到北京求師,製作軟件,錄音,編輯,無一不做。

走進王全勝的工作室,讓人十分驚訝,一個不足5平米的小家,裏麵陳設整齊,磁帶、光盤、音樂書籍、五線譜架,還有十分專業的視頻、音樂製作軟件,一應俱全。如今的王全勝老人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這個工作室裏度過,每天演練新譜的曲子,琢磨新創的教學理念。

人們都說幹啥都有累的時候,可是王全勝老人對二胡的情懷卻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