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公司機關大院建成的曆史已經非常久遠了,隻不過裏麵辦公室等等相關設施經過重新裝修完畢也就一兩年時間,重新裝修後環境和過去二十年前建成之初想比,那可真就算是一個天一個地了。走進中東公司的大門,前麵是寬闊的廣場,通過廣場,進了大門,是一條足足有兩百米長的水泥道路。兩旁是南方特有的樹木樟樹,過了樟樹,兩邊都是近百米寬的綠化帶。進門的宏大氣象,使這大院顯得異常的寂靜和神秘,更透出幾分隱隱約約的莊嚴。
走完這些水泥道路,就能看到前後有兩幢拔地而起的辦公大樓,分別都是六層的老式結構辦公樓,比一般的城市高樓都要寬些,有百十來米。樓前停滿了車子,鮮豔的五星紅旗正在樓前的旗杆上飄著。看到紅旗,林淩多少有點有些激動,因為他已經很久沒能看到紅旗了,因為他原來在部隊裏每天早晨都得對著紅旗,升旗敬禮。
原來林淩在中東公司黨群工作部時,是在一號樓五樓辦公,但現在他是一下火車了就往中東公司這邊趕,原來他還想先回家看看老婆幫老婆做點事的,因為在項目部裏工作的每個職工,每三個月都可以有一個十天休假的,隻是那種時候他已經是歸心似箭,從上火車那一刻開始就急切地盼望著回家,而今天雖然已經踏上了江漢市地界,卻不能馬上回家,
因為就在他和唐繼福在洛江火車站準備上車之時,中東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崔援朝還在打電話問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到公司,那崔老大想讓他們今天下午四點爭取趕到中東公司去,要他們兩人都過來參加一個與劉陽陽有關的會議,而現在他和唐繼福趕到中東公司時,正好是下午四點,還真有這麼巧。
當然崔老大並沒有通知劉陽陽也要和他們一起過來,隻是讓林淩把項目部的工作交待給項目部的總工李春河,從崔老大交待的內容來看,林淩心想,這個劉陽陽估計問題有點大了,就算是中東公司副總唐繼福開口幫劉陽陽說話,應該也是沒有什麼作用了,等到我們從明天從趕到話,中東公司那邊在家的領導該討論地也討論過了,大家的意見都統一了,你那時候再去求情已經於事無補了。
其實,對於中東公司的現況林淩早就有所耳聞,並且親曆了鐵路部門非主業單位從江漢鐵路局裏剝離出來的那一次改革。當初的中東公司屬於江漢鐵路局管理,主要負責江漢鐵路局管片內的鐵路工程建設。
當時公司的管理模式一直是那種站段式的三級管理,就是說中東公司下麵還配備有七八個分公司,然後分公司下麵再是好幾個作業隊,分公司裏黨政工團都是配備齊全,由下麵的分公司麵對江漢鐵路局承攬工程建設任務,下麵的作業隊並不單獨設財務人員,人權、財權都在分公司把握,運營狀況良好。
但自從把中東公司重新劃定為中東鐵路建設工程局集團管理,集團總部設在省城,而且還把的原來三級管理模式改為二級管理模式,並取消所有的分公司,再把所有的作業隊改組為項目部模式,隻配備一名經理具體主事,書記主管黨務方麵,項目部的人事和財權以及采購權都集中在項目經理的手上。
就像現在洛江鐵路Ⅲ標工程項目部一樣,這權利過於集中在劉陽陽的手上,缺少必要的監督,這樣下去一定會出問題的,據林淩所知,劉陽陽前段時間就叫負責洛江鐵路施工的包工頭老謝,幫他買了一輛當時最新款的舒適版東風日產-----天籟給他,你如果要說是劉陽陽會自己花錢去買這輛車,估計沒有什麼人會相信的。不用說別人了,就說林淩也不會相信的,這些東西大家都是看得見的,這些項目部職工又不都是傻子,你作為項目部經理和那些包工頭是什麼關係,隻要是明眼人就是可以看到的,隻是就怕肥了私人腰包,這個工程項目卻虧掉,一旦項目遭遇嚴重虧損的話,那樣就會直接影響職工的工資收入,甚至連工作都沒有保障,而這些都是林淩所不願意看到的。
他真的不想這個好端端的洛江鐵路Ⅲ標工程項目部,也會難逃像中東公司負責建設的貝江新線、貝河新線那樣巨大虧損的命運,真的很怕。中東公司就有了像貝江新線和貝河新線這樣的先例,到現在為止中東公司還沒有甩脫那兩個項目巨大虧損的陰影,如今都尚有部分欠款還沒有完全處理清楚。
但林淩自己也很清楚,就算自己再擔心也沒有用處,現在職務的權限劃分就十分明朗。他作為支部書記隻是主管黨建工作這一塊,雖然也掛了一個副經理,其實也是一個虛職,在項目部裏並沒有具體主管什麼方麵工作,平時項目部的大小事物其實都是劉陽陽具體負責,這種局麵對林淩來說,說到底也就是兩個字:無奈。
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知不覺林淩和唐繼福已經來到了中東公司董事長崔援朝的辦公室,他和唐副總走過去才發現崔老大並不在,再到隔壁會議室,才看到崔援朝正在和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在談著什麼事,見林淩和唐繼福走進來了,崔援朝一邊打招呼一邊主動與林淩還有唐繼福分別握了握手,就在崔老大握手的一刹那,林淩感覺到了這個崔老大對他應該沒有什麼惡意,這次劉陽陽這麼湊巧地出事,說不定對他林淩來說還真是一次機會,因為他從崔援朝溫和的口氣中體味到了一種領導式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