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到川南 (7)(1 / 2)

就在林淩和劉小劍、蘇曉虹等人趕往川南火車站的時候,劉小劍就把自己上車前和製梁場的郭經理電話聯係的情況,在車上給林淩做了一個簡單的彙報。

原來這個蔣誌全過去還在製梁場的時候,就是一個不好對付的主,這個蔣誌全不知道是從那裏去了幾天法律,身邊的同事們和劉家村的全體村民都把他當做一個土律師,家裏麵一旦是碰上什麼麻煩事情,或者是遇上官司方麵的事情,都喜歡找他來幫忙。而現在正好蔣誌全所在的劉家村,遇上了這種有關土地補償的糾紛,村民們都紛紛找上了蔣誌全,都一致決定讓蔣誌全帶著他們到省城告狀去。

如今這個蔣誌全就是要把這個土地產權糾紛的事情,要帶到省委那裏去討個說法去。所以當川南市市委市政府一得到這個消息,這市委和市政府就像是炸開了鍋一樣,現在的各級政府基本都是互相之間統一了說法,各級政府負責各自區域要上訪的民眾,而蔣誌全的身份又是比較特殊,他個人是這地方鐵路方麵上的中東集團公司的退休職工,按理說應該完全由中東集團公司出麵解決他們的問題才是,但這個有關土地補償的糾紛問題,又不是中東集團公司單方麵能夠解決的,但也要出麵配合川南市委和市政府,多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要想方設法地把這個矛盾解決在市一級以下。

等到林淩和劉小劍還有蘇曉虹他們一起趕到川南火車站的時候,這製梁場的郭良經理和川南市政府那邊的副市長李大江已經比他們先到一步趕到了。如果要按林淩自己的想法的話,這老百姓他要去上訪,你不就讓他去咯,如果這事情的理是在老百姓的手上的話,這老百姓得到一定的說法,那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嗎?到底有沒有必要這麼興師動眾地,動用了各級幹部甚至是需要動用大量的警力等等,應該是沒有必要的吧。

但這事情的發展並不會隨著林淩本人的意誌轉移而轉移,這種事情他原來在中東公司擔任工會主席的時候,就發生過類似到上級單位上訪甚至是去北京的事情都時有發生,當時林淩還讓工會辦公室派人到北京等地去,把那些上訪的人給領回單位裏來,天天好言好語、好飯好菜地侍候著,最後再來點妥協的態度,給上訪者來點慰問金,然後再派一個領導前來慰問一番,這種事情林淩從前就經曆兩次這種事情,總之遇上這種事情,挺讓林淩感到鬱悶的。

現在在社會上有幾個老百姓要去省裏上訪,市委市政府方麵都突然變得神經熙熙的,大家都緊張地要命。這聽上去是有一些大驚小怪的味道,就連林淩自己心裏都還有點思想問題沒有轉過彎來,但盡管林淩是有自己的想法,但集團公司的決定林淩還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的。因為這方麵的道理,林淩還是十分清楚地,所以當看到蔣誌全那一夥人正站在候車室那裏等車,林淩這心裏麵的那火就直往外冒,他真是恨不得現在就上前去給這家夥一拳,好讓他這個人長長記性,但他卻不能這樣做。因為現場上比他官大的人大有人在,這裏可沒有發威的地方。

看見林淩他們走進了候車室的大廳,製梁場的經理郭良趕緊過來打了一聲招呼:“林書記,您來了……”郭良現在有點擔心這個林淩會把這上訪的責任怪到他的身上,所以剛才趕過來的時候,這別的人都還沒有到,他就抓緊時間勸了好久,但人家蔣誌全根本不為所動,不把他這個直接領導放在眼裏。不過想想也是哦,蔣誌全是一個退休職工,人家既然是已經退休了,又何必怕你這個什麼經理呢。

看到郭良那個有點害怕的樣子,林淩心想,這種事情也怪不得人家郭良,這腿長在別人的身上,這腦袋也長在別人的頭上,別人怎麼考慮問題,這郭良也是管不著這麼寬啊。於是林淩也就開口說道:“郭經理,那蔣誌全呢?”說話的時候,林淩拍了一下郭良的肩膀,以示鼓勵。

“蔣誌全在那邊……”郭良用手指了一下蔣誌全呆著的那個地方,並領著林淩走了過去。同時還有市政府的副市長李大江也一同走了過去。

“蔣師傅,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指揮部的林書記,你們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可以直接我們林書記說,如果能在我們自己的單位就能把問題解決了,那不是更好嗎?”郭良站在蔣誌全的身邊好言好語地勸說著。

“不用你介紹,林書記我認識,上次林書記上門看望困難職工的時候,還去看過我呢,還給了500元的慰問金,不像你這種小氣領導,不管是退休前還是退休之後從來就沒有得過你一分錢慰問費。”蔣誌全站在那裏氣呼呼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