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頭會過後,王水清、林淩等人又向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駱國華彙報一次。這次,王水清就不怎麼客氣了,說:“按說作為省會城市,我們報項目應該是不難的,可是近幾年來我們集團公司往中南省那邊報項目卻很難,差不多報一個卡一個,甚至還不如其他地區和其他集團了。究期原因,還是一個關係沒有理順的問題。在這裏我不是說領導的壞話,我們謝榮輝部長這些年來對我集團的項目申報做了大量工作,也做出了很多成績,但有時性子還是急了。前年為集團公司職工醫院的項目,把省改革發展委投資處和社會發展處的兩個處長都得罪了。現在報項目都不敢去,讓我們這些副職上,力度又不夠。這也是我集團公司這些年來項目少的原因之一。”
駱國華不說話,隻是一副沉思的樣子。林淩不覺的有些吃驚,一個副職在領導麵前這樣說自己的正職,還是不常見的。如果不是王水清有凱覦之心,就是這個確有正義感。不過,中東集團公司企劃部部長謝榮輝脾氣暴躁,特別是喝了酒後不太控製得住自己倒是確有其事的,據說也得罪過不少領導。隻是,人家謝榮輝的舅舅鍾啟建是中東股份公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誰也奈何他不得罷了。
駱國華深思了好久,才緩緩地說道:“報項目是門大學問,鑽研不透啊。我雖然是個集團副總經理,對項目申報這一門也是瞎子摸象-滿眼黑的。這樣吧,工作你們企劃部還是要盡力去做,林董事長啊,你也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中南省發改委的同誌多聯係,促一下。我抽時間給克喜副總經理和周傳林書記彙報。總之一句話,這個項目是我集團公司今年到明年的重點項目,要爭取拿到手。”
從駱國華那兒出來,林淩就覺得很是鬱悶,經過一年多的中東公司董事長任職,他對這種鐵路施工企業運營模式有有了一定了解,而且整個工程施工這一塊的情況還是清楚的,中東發展公司要想江漢市占據一定經濟市場,那就是必須要把這個中東發展公司唯一的文化產業搞上去,中東大劇院建成後,公司也就有了一塊實業的基礎,隻要管理工作跟上了,在經營方麵多動腦子,這樣肯定就會產生經濟效益最大化。中東公司和中東海昌公司合並後,海昌公司那邊雖然有一定的效益,但原中東公司文化這塊的項目申報問題還沒有解決。中東大劇院如果建成,不僅僅能產生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集團某公司文化的各種優勢也有了載體,整個集團公司的文化市場也就能夠盤活了。
當初覃克喜和駱國華他們都說項目不會有問題,不料項目申報卻在最關鍵的時候沒有了進展,這是林淩所不能接受的。林淩甚至都產生出一種甩開集團公司企劃部,自己出去跑項目的想法了,盡管這個想法不現實。無論什麼項目,因為集團公司有規定凡是有發展項目都必須經過集團公司企劃部去申報,這是雷也打不動的。但林淩還是想試一試,至少,找到省計劃發展改革委員會的領導,把關係接上來。
林淩回到中東發展公司裏,主持召開了兩個公司合並之後第一次全體班子成員會議,提出要發動全公司全體幹部職工挖關係。合並後的中東發展公司有上千名幹部職工,就不信沒人與省發改委的領導有親戚關係。林淩說,公司裏任何一個幹部職工,隻要有親戚在省發改委工作都可以提供線索。牽上線後,公司裏給予獎勵。
散會後,大家都走了,幾個副總經理卻留下來,互相聊著天。常向前感慨地說:“林董事長,我在中東海昌公司那麼多年了,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真是感慨太大了。”溫家發也在說道:“發動群眾征集線索,都有點像電影電視裏公安局裏開破案會了。”林淩聽他們這麼一說,就覺得很好笑,說:“常副總有什麼感慨啊?”常向前笑著說:“我們原來在中東海昌公司,說實話也就是混日子,沒有什麼緊迫感的。這個會讓我震動很大,董事長您的事業心真叫人敬佩。”林淩說:“常副總是過譽了,我也是急啊,中東大劇院的項目,事關我們的中東發展公司甚至是集團公司唯一的一塊文化產業建設的成敗,是集團公司確定的重點項目,我不能不急啊。”
胡柳成說:“諸位不知道,我們林董事長完全就是一個事業型領導,說他是一個工作狂還真的不為過。我比他年輕,可跟著他幹,都有些吃力呢,不僅是體力上,觀念上也跟不上。”
林淩就笑,說道:“柳成,向前和家發他們才過來,說點客氣話也就罷了,你也來灌我一肚子米湯做什麼?現在,我們進了一家門,都是一家人了,以後大家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工作做好,那就比灌我再多的米湯都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