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走向大海(1 / 1)

1994年以後,鄧小平的身體明顯地虛弱了。

也難怪,90歲的老人了,又一輩子在驚濤駭浪中生活。

但是,他的思想還很清楚。

對於死亡,他並不害怕。在他的一生中,生生死死的考驗經曆得實在是太多了。對於身後之事,他也有自己的考慮。早在50年代初,鄧小平就在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簽了字。這份倡議書的末尾寫道:“凡是讚成火葬辦法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請在後麵簽名。凡是簽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後一定要實行火葬。後死者必須為先死者實行火葬的誌願。”

其實,鄧小平不僅讚成火葬,他的思想還要解放得多,他主張連骨灰也不要保留。一次,在家裏和孩子們談起身後事,他說:“我看連骨灰盒也不要,把骨灰從下水道衝走就算了。”還有一次,在飯桌上,鄧小平非常輕鬆地對兒女說:“中國人的傳統,講究紅白喜事,結婚是紅喜事;人死,過了多少歲,就是白喜事,要請客吃飯,辦酒席。”

生死的話題,在鄧小平家不是個不能涉及的話題,正相反,從老爺子開始,人人都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和議論生死問題。順便說一句,在鄧小平家裏,兒女們都稱呼鄧小平為老爺子,親情與和諧可見一斑。

不管怎麼平和,這一天還是到來了。

1997年2月,人們經曆了悲痛的日子。

2月20日淩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沉痛的聲音,隨著瑟瑟寒風吹入人們的耳朵:“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極其悲痛地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通告: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誌患帕金森病晚期,並發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1997年2月19日21時零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剛剛起床的人們不禁驚呆了。鄧小平近年來身體不好,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但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人們不敢相信這一噩耗,盡管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正在反複播送著這令人悲痛的消息。

景山附近的米糧庫,鄧小平生前居住了20年的院子,似乎也被悲痛淹沒。院子裏有兩棵油鬆,拙樸、蒼健,一棵高,一棵稍矮,枝葉互相擁抱著,並肩站立。因為鄧小平和夫人卓琳都屬大龍,所以,家裏人都稱這兩棵鬆樹為雙龍鬆。如今,這雙龍鬆也仿佛在寒風中嗚咽。

這個院子,曾經充滿了歡樂。每當鄧小平過生日的時候,孫兒孫女們都要自己動手做禮物給爺爺。他們會早早地去找大姨媽鄧林,因為她是學美術的,會給他們出很多主意。於是,這個送給爺爺的生日禮物是畫在地上的巨大的粉筆畫,那個送的是用彩紙疊的工藝粽子,每年都不重樣。當這些禮物展示在爺爺麵前時,孩子們都滿懷期待地看著爺爺。爺爺總是滿臉微笑地說:“好,好!”

那串五顏六色的工藝粽子還掛在鄧小平的房裏,辦公桌上,孩子們送的瓷玩具依然憨態可掬,四個小動物是孫子輩不同的屬相,老鼠是眠眠,老虎是萌萌,小羊是羊羊,還有一頭小牛,是小弟兒。另外有一個小籃子,裏麵坐著七隻白白胖胖的豬,在孩子們的心中,這五隻小胖豬像是自己的舅舅、姨、叔叔,正好是鄧林、鄧樸方等五個兄弟姐妹,而兩隻大胖豬,都戴著眼鏡,就像是親愛的爺爺奶奶。

如今,小院被悲哀籠罩。

悲哀的小院擺滿了鮮花,這是人們聽到噩耗後自發送來的,每一朵鮮花都表達了人民對鄧小平的熱愛。

悲痛中,鄧小平的夫人和子女沒有忘記鄧小平的囑托,他們鄭重地向黨中央寫了一封信,要求喪事從簡,把骨灰撒入大海。

3月2日,一架銀色的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向連雲港外的黃海飛去。本來,2月25日開完追悼會,28日就應把骨灰撒向大海,但追悼會後,天就一直陰沉著,像是陷入了極度的悲傷,飛機也不能起飛,所以,等到了3月2日。

藍色的大海,敞開了寬廣的胸膛,迎接自己兒子的歸來。

鄧小平的骨灰,從空中飄飄灑灑地落入大海,落在生他養他的中國大地上。

鄧小平是無愧的,他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自己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