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昆侖山古墓 第十四章:昆侖山
我們睡了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才出發。我們準備好東西,背上背包,就開車往媽媽的故鄉人頭村出發。媽媽故鄉坐落在昆侖山腳下。我坐在車上,開始為他們說一下昆侖山的介紹。
昆侖山脈,英名字叫KunlunMountains,是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西部山係的主幹。從東向西綿亙2,000公裏(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昆侖山口和毗鄰的青藏諸山脈——布爾汗布達山脈、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昆侖山寬度變化相當大,很少超過201公裏(125哩)。在西部邊際,該山形成西部西藏高原與塔裏木盆地之間的一個內亞壁壘。北部支脈阿爾金山繼續延伸這一山脈組合。
除此外昆侖山又稱昆侖虛、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昆侖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加上昆侖山的終年積雪令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傳說昆侖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昆侖山頂是黃帝的帝之下都,有開明獸守門。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
後來的傳說又為西王母配上一位“東王公”,並演化成玉皇大帝的原型。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西部山係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昆侖”的華章,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經》中對此有詳細記載,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金庸的《天龍八部》,桐華的《曾許諾》,滄月的《七夜雪》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提到昆侖山。
我侃侃而談的把昆侖山的簡介一下子說完。曉強與悅悅目瞪口呆的看著我。
曉強對著我說“沒想到你這小子這麼久沒見竟然那麼厲害。”悅悅也跟著說“對啊!小詡,你真厲害。”
我看著悅悅那崇拜的眼神,感覺有點飄飄然的。
曉強又問我說“你從哪裏知道那麼多啊?”我嗬嗬擺擺手說“我在百度搜的。”
他們瞬間被我的話石化。
我對著他們說“嗬嗬…有不懂找度娘。”
車中沉默了幾分鍾,曉強問我說“你說我們這次去的古墓是誰的啊?”
我回答說“與炎帝古墓有關,去了就知道了。”
一路無話,我、曉強與宇楓交換的開車。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