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和平之聲(2 / 2)

1945年夏天開始後不久他就進行了一次在盟國境內包括法、荷、捷、俄等國的巡回演出。他在英國認識了本傑明·勃裏頓,並且在音樂會上和他合作演出。勃裏頓為他彈鋼琴伴奏所發出的絕妙音響使他傾倒不已。梅紐因在1945年11月來到蘇聯。他在柴科夫斯基音樂大廳舉行的同一場音樂會上演出了三首協奏曲——和達維德·奧伊斯特拉赫合奏巴赫的提琴二重協奏曲,獨奏勃拉姆斯和貝多芬的協奏曲;在其餘兩場晚會上,演出了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許多小品。當時的評論家寫道:“這位絕妙的小提琴家施展身手的主要場所是大型曲式作品。沙龍風格的小品或者純屬賣弄技巧的樂曲並不是那麼符合他的心思……最合梅紐因心意的是那種幹軍萬馬聲勢浩大的場麵,但是許多小品通過他來解釋,人們照樣找不出任何一點點毛病。”

1946年5月,在戰爭造成長期的分離後,梅紐因終於又一次見到了自己敬愛的老師喬治·埃奈斯庫。這是他專程趕到布加勒斯特來看望老師的。他們在一連串的室內樂和交響樂音樂會上同台演出,因飽受戰爭創傷而失去朝氣的埃奈斯庫這時候好像增加了一股新鮮的力量,而梅紐因似乎也完全忘卻了疾病的威脅,爆發出了更大的熱情和活力。

早在1945年12月,梅紐因就與在希特勒統治下工作過的著名德國指揮家威廉·福爾特文格勒結交並成了福爾特文格勒的庇護者,這種庇護引起了一些人猛烈的抨擊。1947年組成的法庭宣告福爾特文格勒無罪之後,柏林美國軍管當局決定安排一組交響音樂會,擔任指揮的是福爾特文格勒並請美國一些著名的獨唱、獨奏家前來客串,梅紐因第一個出現了。他在柏林開了三場音樂會——其中一場是對德國聽眾公開。在不久前的敵人麵前演出這件事,惹得美國和歐洲的猶太人統統站出來大叫大嚷憤慨萬分。在他們看來,像梅紐因這樣的寬洪大量簡直是一種變節的行為,因此有好幾年幹脆不準他踏上以色列的土地。梅紐因究竟能不能到以色列演出,這成了舉世矚目而引入爭論不休的民族問題。當他再次來到以色列的時候,特拉維夫機場上的群眾以冰冷的沉默來迎接他,他住的旅館房間四周隨時都有武裝警察在保護。但梅紐因的演出,他的音樂,迅速地改變了這種敵意。在第二次訪問以色列之後,有個批評家寫道:“像梅紐因這樣激動人心的演奏甚至可以叫無神論者不由自主地相信起神靈。”梅紐因1952年2月到3月這段時間在印度度過。這個國家古老的文化使他感到驚訝。他對印度的舞蹈、音樂、詩歌、建築、風俗、傳說都充滿了無限的興趣,但最終是它的哲學、瑜伽論的研究吸引了他全副的心思。這種印度古老的相信用默坐思維和刻苦修行而得到所謂的“超自然”力量的神秘的宗教哲學使他深深著迷,他甚至開始練習一些簡單的瑜伽功,相信這會使他的病情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