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蓋棺論定:偉人還是暴君?(2 / 2)

然而,普利策作為凡人,也是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

普利策以平民的代言人對貧富不均呐喊,他的報紙時常攻擊貴族、富豪們奢侈無度的揮霍和矯揉造作的作風。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普利策夫婦卻正是過著比貴族還氣派的生活。他們在紐約東73街有一座4層樓的深宅大院。他擁有17個仆人。他在緬因州巴爾港、喬治島、法屬裏維埃拉等地擁有多處豪華度假別墅。普利策在紐約的社交活動中,與他不斷鞭撻的富豪們混得火熱。從來不與他捍衛的工人階級、平民接觸。

普利策的這種行為是多方麵的。他對政府和公司的保密做法義憤填膺,可是他在自己的事務中卻保密得近乎瘋狂。他主張新聞要高尚,但是一旦他的報紙受到挑戰和威脅時,他會不擇手段,包括無中生有,製造新聞。比如,為了利潤,普利策雇傭記者內利·布萊在《世界報》上製造新聞,每天繪聲繪色地報道打破一項環遊世界80天的奇跡,他的“黃孩子”惡作劇漫畫,引起一股輕鬆活潑的辦報風格,但後來“黃色報紙”、“黃色新聞”走向聳人聽聞和低級下流。與對手競爭,為打垮赫斯特的《晨報》,他可以鼓勵職工不擇手段,使用不準確的、有傾向性的、誇大其辭、甚至是完全捏造的新聞。其中最不光彩的就是《世界報》對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古巴起義的報道,煽動全國的反西班牙情緒,說西班牙出賣朋友,敵視美國,炸毀美國軍艦,對古巴人犯下滔天罪行。普利策甚至親自發表署名社論,要求美國進攻西班牙殖民地。最終,美國國會終於在全國反西班牙情緒的壓力下對西班牙宣戰。然而,這一切有關西班牙的報道,絕大部分是編造的、誇大的。這是普利策為擊敗新聞對手,爭奪報紙發行量而進行的業務競爭。這是美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場由新聞界掀起的真正戰爭。這也是後代史學家認定的普利策的最不光彩的一段曆史。

普利策還是一個性情古怪,脾氣暴躁的人。他倡導法製,也研究法律,但本人卻無視法律,為所欲為。盡管瘦弱不堪的普利策不太可能在動武時占便宜,可是他因天性中有攻擊性卻不時像在他的報紙上一樣,主動攻擊別人。當兵時,他就因一位軍官嘲笑他的長相而對此人施以拳腳。在《西方郵報》時,竟然開槍打中一位承包商,此人因普利策的報道經濟受損而對普利策口出穢語。1882年普利策手下的一位幹將開槍殺人,他竟全力庇護,指鹿為馬,殺人者無罪開釋。在《世界報》名聲大起,處於多方競爭之中時,普利策已是一個難於接近的神經病患者了。他怒不可遏時,直接以職工為發泄對象。有一次,竟與一位手下的記者扭打一團,並且對妻子凱特也抱以老拳。這些在普利策夫人的日記中有清楚的記載。因此,在有些西方傳記學家的筆下,普利策有時被描繪為“自大狂”、“病態的人”、“強迫症患者”、“褻瀆”、“自憐”、“狂鬱症患者”。

是的,普利策不是神,是一個凡人。從各種資料來看,他確實有精神障礙。他在為人處事中常有自我中心的極端行為。但是,做為一個新聞鬥士,他是偉大的。他始終不屈不撓地鞭撻政治上的腐化和商業中的卑劣行徑。在很大程度上,他起用輿論監督使政府清廉,運用輿論推進社會改革;他對反托拉斯法的貢獻超過任何人,這一法律約束了美國商界的放肆行為。他揭露了大量的醜聞。他敢於麵對羅斯福總統、洛克菲勒、摩根等巨人,並擊敗聯邦政府對他的控告,為新聞自由開了最好的先例。他對報業的影響之大,無人能比。

“現代新聞之父”的稱譽,普利策當之無愧。

今天,普利策新聞獎已成為美國新聞界的奧斯卡獎;普利策文學獎已經成為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

(執筆:吳宇)

§§第二十四章 外交奇才——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