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命運
人的命運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自然環境、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社交環境等等。
人一出生就處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社會環境,包括社會製度、國家政策、國力強弱、文化傳統等等。這些,對人的命運,都有很大影響。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民都在人民公社裏拿工分,不準養雞種菜,壯勞力一天也得不著幾角錢,你的“命”再好,又有什麼用?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實行了家庭承包製,情況大變。誰肯賣力氣,誰能科學種田,誰就一定能富起來。社會環境不同,人的命運也就不同了。
構成家庭環境的文化水平、經濟狀況、人口多少、家庭習慣,對人的命運影響也不小。比如,現在農村教育發展很快,許多家庭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因此孩子成長很快,有的上了大學,有的參了軍,有的成了新型農民。但是也有個別家庭,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孩子的成長和進步自然就要受到影響。
自然環境影響經濟、文化的發展,當然也就要影響人的生存和發展。比如,生活在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地區的人,比起生活在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地區的人,生存、發展條件就不大一樣。再比如,有的地方森林植被保護得很好,雨水充沛,種什麼得什麼,生活自然富裕些;有的地方把樹木都砍光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吃水都困難,種什麼也不收,日子當然不好過。
環境影響著人的命運,但是作為客觀存在的特定環境,不是不可改變的。過去的革命鬥爭,如今的建設事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正是為了改變人們的生存發展環境。事實也是這樣,革命的勝利,建設的成就,已極大地改變了事關人們命運的環境。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大的環境能變好,小的環境同樣能夠越變越好。
對人的命運產生影響的,除了環境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自身素質。個人素質,既包括先天的生理機能,如天賦、智商,也包括後天形成的品格、道德、意誌、理想、知識、才能等等。一個沒有遠大抱負的人,一個愚昧無知的人,一個品格低下的人,一個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要有大的作為是不可能的。一個沒有良好素質的人,再好的環境,對他來說也不會起多大作用;一個素質良好的人,即使環境不理想,他也會不怕挫折,奮發圖強,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華羅庚在中學時成績一般,可他對數學特別有興趣,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成了大名鼎鼎的數學家;張海迪下半身嚴重癱瘓,但她不悲觀,不氣餒,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努力學習,終於取得了碩士學位,並寫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書。在農村,發家致富的專業戶,往往都是具有一定水平和文化,愛科學,又勤勞。有人說他們“命”好,其實,是他們的自身素質好。
機遇也是影響人的命運的一個因素。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發生、發展過程中,都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所謂機遇,指的就是帶有必然性的偶然性。這種機遇,對人的命運是起作用的。比如說,前些年人家養長毛兔都掙了錢,你也養起來,可偏偏這時,兔毛供大於求,不值錢了,你虧了。再比如說,市場肉價一跌再跌,別人怕以後更虧,紛紛提前把豬宰了,你卻估計到肉價還要回升,沒舍得把自家的豬宰了,因為它太小,值不了幾個錢。可沒過多久,肉價果真上去了,你養大的豬賣了個好價錢,發了一筆小財。這叫抓住了機遇。這兩個例子,一個機遇不對,一個抓住了機遇,好像都是偶然性造成的。實際上,這些偶然性都有它們的必然性,那就是市場調節價格的規律。機遇很重要,也不神秘。
不管是環境也好,自身素質也好,機遇也好,都是可以被認識的,也是可以由人來創造或把握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2.如何把握個人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