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帝的祭祀(20)(1 / 3)

鴻蒙之澤,漁獵困境。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養蠶治絲,嫘祖西陵。錦衣淑女,窈窕忠情。

千古律呂,始祖欽定。悠揚婉轉,鸞鳳和鳴。

安居樂業,歌舞升平。宏圖大展,人壽年豐。

天帝有詔,我祖壽終。人生苦短,萬載留名。

我祭始祖,心係蒼穹。情寄瑤池,告慰英靈。

十億子孫,眾多精英。神州大地,欣欣向榮。

一統江山,民族感情。人心所向,事必有成。

切切思思,反躬自省。海峽雖險,血比水濃。

手足情深,榮辱與共。同心戮力,耀祖光宗。

(吉林 宋子勝)

祭黃帝文

至哉黃帝,中華始祖,出民水火,播貽百穀。

敦敏弘範,為民父母,修德治中,驅羆馭虎。

阪泉三戰,涿鹿一鼓,規劃幽明,肇漢踵武。

睿哲一出,爝□萬古,孰與同枝,吾儕莫屬。

在殷夷齊,在漢蘇武,宋文文山,並嶽鵬舉。

明史憲之,及張蒼水,誌士許國,不可勝數。

斯是漢魂,淬礪至剛,亦有偉業,與時俱長。

秦疆月秀,漢域關莽,強唐碩宋,儼然一統。

明祖雄傑,複我神州,凡二百年,猶若金甌。

滿清入關,亦若許年,尤於近代,風雨如磐。

列強淩侮,割地賠款,病入膏肓,猶不量也。

革命先行,當屬孫文,推翻滿清,創立民國。

大同博愛,天下為公,遺言沉切,尚未成功。

水擊三千,天低雲湧,砸碎枷鎖,喚起農工。

驅除日寇,蕩滌塵洶,砥柱中流,為毛澤東。

赫赫華夏,天覆地載,賢智靈秀,燦若星虹。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老莊曠達,墨荀濟世。

孫武軍神,司馬史記,更有屈平,文懸日月。

李杜詩章,蘇辛詞賦,婉約雄奇,洞鑒人世。

別有精到,匠心獨運,造紙印刷,司南火藥。

圓周率精,渾天儀奧,明李時珍,洋洋本草。

心有千端,言難盡也,今日古國,處處春潮。

改革開放,勢如東風,開我國門,氣度從容。

樂業安居,民眾幸福,總設計師,為鄧小平。

元穹荏苒,眷緬彌宇,回眸鄉國,祥和翹楚。

東西南北,錦繡疆土,統一祖國,人民翹首。

同胞手足,休言爾汝,凡我黃裔,須默禱而。

大業垂成,昭告始祖,兆民致奠,太羹玄酒。

再繼言陳,式瞻泰鬥。尚饗。

(吉林 趙玉烽)

黃帝祭文

沿黃河之濱,追本溯源;臨滔滔黃河之水,心潮逐浪翻。這片褐色的土地呀,我中華民族至親、至戀!在國泰民安的日子裏,十二億雙目光投向您,織成綺麗花環,敬獻於您陵前。跨越時空,風雨五千年,您風采依然。黃河的血液,將您的民族隆起於地球之巔。有了您,才有了孔聖人;有了您,才有了秦皇漢武、文治武功;有了您,才有了萬裏長城、四大發明;有了您,才有了李時珍、林則徐、孫中山、毛澤東……有了您,才有了好兒男群星燦爛;有了您,才有了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有了您,才有了血肉築成的長城防線。鴉片災難,您的民族備受考驗;太陽旗下的恥辱,刻骨銘鑒。您的民族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蘑菇雲綻開您的微笑,衛星遨遊攜著您的期盼。您把仁愛、睿智播撒人間。青山不老,黃河長流,黃土地呀,永葆春顏!蘸盡四海萬頃水,寫滿藍天千裏雲,傾不盡對您的至尊、至聖、至親、至戀!明天,您的子嗣們定采擷日月之輝,大地之靈氣,黃河般為您永恒地祭奠!

(新疆 顏世和)

黃帝頌

黃帝,我的祖先,你聽到我的聲音了嗎?

是的,你已經長眠了幾千年,如同中華的文明繁衍了幾千年,但我仍舊堅信,你的眼睛是在看著我的,不然,為什麼一提到你,我的熱血就會沸騰?站在你的陵墓前,我的眼睛就會濕潤?是你,是你的血液流在我的血管,是你,是你啟動了我第一次心跳和呼吸。你是永遠的傳說,是源遠流長的文化,是堅韌不屈的精神。

你站在中華文明的源頭,帶領臣民刀耕火種,播下了永久的希望;披堅持銳,你是抵禦外侮站在第一排的勇士;艱苦奮鬥,你是臣民的領袖又與眾人甘苦與共。因為你的豐功偉績,你的陵墓高大雄偉;因為你的文德武功,你被尊為中華第一人;因為你的自強不息,你成了民族的象征;因為你的厚德載物,你與大地蒼天共存。

你站在這天地之間,睿智的目光越過黃河、越過長江、越過高山、越過大海,蒼穹依舊,大地已是萬象更新,你的後代,正在你的身軀上塑造新的輝煌。

你腳下的黃河,雖泥沙重負,卻依然高歌奮進,日夜不息,向前、向前,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民族的呼聲嗎?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入大海,循環不止;幾千年光輝曆史,站在今日,更應看到征途漫漫。黃帝,我的祖先,為了你的後代的後代,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給我智慧和力量吧!

(新疆 梁宏林)

祭黃帝文

黃帝,姓公孫號軒轅氏,因其居在姬水之濱,故後改姓為姬。據史料記載,其人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是我國上古時代華夏部落的首領,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偉大、最為傑出的人物。其在位之時,創造和發明了許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強盛奠定了基礎,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4000多年前,我們中華大地分布著許多個部族和部落,他們之間時而衝突,時而結盟,並在此過程中逐漸融合。黃帝所率領的華夏部族與炎帝所率領的部族結為聯盟,共同開拓疆土,征伐四方,並在涿鹿一戰中,打敗了勁敵——蚩尤的九黎族,為炎黃勢力的擴展奠定了基礎。隨後,他們又陸續與東夷、苗蠻及其他部落相互結盟,逐漸融合,從而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雛形。在此過程中,黃帝與炎帝一道,共同傳播文明,教化萬民,並使其屬下倉頡創造了文字,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流傳至今尚在使用的語言文字——漢字。除此之外,黃帝還發明了度、量、衡、音律、醫藥、宮室、服飾、貨幣、弓箭、蠶絲等,他不僅為我們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縱觀世界曆史,幾千年來各地的興衰變化,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改朝換代及政權的更替,而大多則為一民族的興起和另一民族的衰落,繼而又是一民族的衰落和另一民族的興起,由此推進曆史的前進和發展。但是,從有人類文明至今,能保持民族一脈相傳者,唯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也。曆史上曾出現過的四大文明古國,其民族與文化,有三個已湮滅無存,沒有被繼承下來,而我古老的中華民族、中華文化都能一直延續至今,並且在曆史上還曾出現過兩大強盛的高峰——漢朝和唐朝,這在世界各民族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中華民族如此曆久不衰,探其究竟,皆因炎黃所創下的文化博大精深,無與倫比,加之又得到後人的世代相傳、繼承和發揚光大,這在世界曆史上是無可比擬的。正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有如此雄厚的文化基礎,故在明朝以前我們都是一直領先於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