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德聖殿的苦修者(3 / 3)

“這是富蘭克林的代表作,過去誰能想到富蘭克林能寫出這樣出色的作品。”奧斯朋繼續得意地說著,“熱情奔放,簡直一改往日的風格。”

當他說到這兒,富蘭克林和雷夫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偉大的評論家,可這詩實際是雷夫先生的代表作呀!”接著,富蘭克林便說破了這個玩笑。

奧斯朋在笑聲中紅著臉低下了頭。

在富蘭克林身上,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美德便是對正義的追求和對民眾利益的捍衛。他的一生始終是與社會和民眾的事業及利益連在一起的。很小的時候,他就已表現出了這種可貴的精神。

在18世紀初期,北美處於殖民統治之下,婦女地位問題一直不被社會重視,而12歲的富蘭克林忽然有一天竟和他的朋友高令斯談論起這個大問題。

“婦女是否應該受高等教育呢,她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和男人一樣去從事研究工作呢?”富蘭克林簡直像個大人似的一連串地問了這些問題。

“她們資賦很低,不能勝任,這已是很顯見的事實。”高令斯滿有理由地回答,“要說受教育,隻提高她們的修養便可以了。”

“我認為女性也一樣可以受高等教育,如果有條件,她們也可以發明許多東西。”富蘭克林很嚴肅地反駁道。

這次辯論,富蘭克林雖然口才上不如高令斯那麼雄辯,掌握詞彙也不如他豐富,但他那種為正義而說話的激情卻使他以強大的氣勢壓住了論辯的對手。

當然,這時他的見解還是很稚氣的,隻是一種孩子的真誠的直覺。後來,當富蘭克林漸漸長大後,他便真正地投入了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

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和政治經驗日漸豐富,他感到一個民族要想擺脫被奴役的地位走向自由與獨立,必須有一個先進的政黨的領導,因此他開始慢慢地構想著一個政黨的雛形。1737年5月19日,他在費城圖書館讀曆史書的時候,頭腦中突然閃出了這樣一些清晰的想法:

政黨推進和影響著世界大事的發生、發展,如戰爭、革命等等。

政黨的見解代表著他們當前的利益或是他們認為的當前利益。

不同政黨的不同見解卻引起了極大的混亂。

當一個政黨在執行一個有根有據的計劃時,黨內每一個成員的心目中都有他自己獨特的個人利益。

在政黨達到了它的大目標以後,每一個成員就一心一意地要求得到他自己的利益。這些個人的利益錯綜複雜、相互矛盾,把一個政黨分成許多派別,結果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不管他們口頭上怎麼說,政界中人的行動很少是僅從國家利益這一目的出發的。即便他們的行為是對他們國家真正有益的,但是人們仍然隻是從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分不開這一角度出發的,而並不是出於盡忠報國的至誠。

在政界中為人類利益服務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目前有必要把各國有德行而又善良的人組織成一個正規的團體,定名為“聯合道德黨”,黨員要服從完善、正確而又明智的黨章。這些善良而又明智的人,若與普通人遵守普通法律相比,當更能自覺自願地遵守黨章。

假如一個有聲望的人能夠正確地試辦這樣一個黨,他必然能蒙上帝的喜悅,一定會成功的。

這也許就是他心中那個偉大的藍圖吧!隨後他又對它做了具體的描述。

最後,他把他的這個政黨定名為“自由與富裕者協會”。他所說的“自由”,主要指人們通過普遍養成某種美德來擺脫罪惡的統治,特別是指在養成勤儉的美德之後,人們便可以避免債務和貧困的困擾,這樣他們便可擺脫那些受債權主奴役的命運而成為獨立的自由民。

在這裏,他把改變平民命運的道路定位於人性和人格的自我改造和完善,這反映出當時富蘭克林思想的局限性。

他的設想製定出之後,便和幾個年輕人共同探討這個計劃,得到了他們熱烈、積極的讚同。但是由於富蘭克林的境遇非常困難,為了生活,他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暫時投入到他的業務上。後來由於公務羈身,這一計劃最終沒能實現。這對富蘭克林和北美人民來說不能不算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和損失。

然而他這些政治理想和熱情畢竟最終都投入了北美民族獨立鬥爭的偉大實踐中,他雖然沒有成立一個自由與富裕者協會,但他和他的朋友們卻締造了一個獨立自由的、有著無限美好前景的美利堅合眾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