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才的創造者(2 / 3)

“酬謝?不,總督先生,如果您原諒我直言不諱的話,那麼,又應該有多少人受到我的酬謝呢?難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的別人的發明還少嗎?正因為如此,總督先生,我覺得,我應該把我作出的這一項小小的發明慷慨無私地奉獻給大家,作為我對享受別人發明的酬謝,您說對嗎?”富蘭克林婉言謝絕了湯姆斯總督建議他申請專利的建議,這一席話合情合理,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人們無不為他無私謙讓的品德所深深地折服。

有了革新火爐的成功,富蘭克林愈發對科學研究著了迷。

他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希望能從這些觀察中得到一些改革和發明的思路。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其他科學家的著作,用知識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當有了心得體會,他總是將其整理成文,然後在讀書會上宣讀出來,並在會員中間展開討論。他從不把獲得的知識據為私有,相反,他總是慷慨地把它傳授給別人。

富蘭克林待人誠懇而熱情,每次家中來了客人,他總要盛情款待,以盡主人之誼。他的妻子則下廚房忙著燒菜做飯招待客人。

富蘭克林的心裏又琢磨開了:別瞧這小小的廚房,裏邊的活還真的很煩瑣呢……妻子隻有一雙手,在廚房裏又忙這又忙那,往往會顧此失彼,忙不過來。如果能有一架自動機械設備來代替人的勞動,那麼妻子的勞動強度就一定會大大地減輕……

傍晚時分,富蘭克林帶著這個問題去街上散步,晚風輕柔地拂著他的長發,緩解了他一天的疲勞。走著走著,他的思路豁然開朗,思緒也隨之清晰起來。原來,他猛然間想起了小時候在波士頓看到的磨房裏的風車。

“哎呀,我差點忘了這風車,它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動力源嗎?隻要改裝一下,準行!”一個主意迅速地掠過他的腦際。於是,富蘭克林停止了散步,急匆匆地趕回家裏,坐在書桌旁專心致誌地設計起圖樣來。

過了幾天,富蘭克林搬來一架梯子,拿著鐵錘和鐵鑿,在廚房的一側牆上叮叮當當地鑿了起來。

“你這是做什麼呀?”他的妻子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驚奇地問道。

“沒什麼,隻不過想給你添個幫手。”

“幫手?什麼幫手?”妻子還是不解。

“別著急,過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富蘭克林依然沒有給妻子一個明確的答複。他是想要給妻子一個意外的驚喜!

不一會兒工夫,牆上就被鑿穿了一個小洞,小洞外邊,富蘭克林安裝了一架精巧的風車,風車的轉軸從廚房裏伸出來,軸上則掛著一條長長的傳動帶,直接連在下麵烤肉架的把手上。風吹動了外麵的風車,軸承上的傳動帶就帶動烤肉架上的把手,於是烤肉架就自動均勻地轉動起來了。

“過來瞧一瞧,親愛的,這台自動裝置怎麼樣,還能湊合著用吧?”富蘭克林不無自豪地對妻子說。這時,他的妻子簡直都看呆了,她欣喜地說:“親愛的,你可真有辦法,這東西不但可以省很多力氣,還能節約不少時間呢!”

富蘭克林在許多學科領域都有所建樹,或許人們還不知道,即使在氣象學方麵他也頗有造詣!說起來也並非偶然,這都是和他從兒時養成的愛思考肯鑽研的好習慣分不開的。1742年12月21日,天文學家們推算,當天晚上美洲東部可以看到月食。這對一般人來說,並不是一件什麼新奇的事情,因為月食現象每年都會出現。但卻引起了富蘭克林的極大興趣,他興致勃勃地期待著這個夜晚的來臨。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白天還好端端的天氣,誰知道到晚上就變了臉色。晚上7點左右,竟刮起了猛烈的東北風,那風一陣緊似一陣,卷著烏雲鋪天蓋地而來,霎時間就淹沒了滿天璀璨的星鬥,把一個星光燦爛的夜空變成一團深邃莫測的黑暗,這樣的天氣就好像給富蘭克林等待的心情澆了一盆冰冷的水,令他大失所望。由於當時的交通還不是很發達,所以波士頓的消息要傳到費城需好幾天的時間。這天,有郵車送來波士頓的報紙,報紙上的新聞詳細報道了那天晚上出現月食的情況,也附帶說了一下來自東北的風暴。富蘭克林坐在餐桌前,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看報紙,當他看到這條消息時,不禁奇怪起來。

“這就奇怪了,同是在一個晚上,同樣刮的是東北風,住在波士頓的人能看見月食的全過程,而我們怎麼就不能呢?”富蘭克林的疑團越來越大。“更何況波士頓位於費城的東北方,按道理風和雲應該先出現在他們那兒,然後才是我們這兒。這問題太奇怪了,還真讓人難以理解呢!”“費城和波士頓之間相距約520公裏,難道說那天晚9點時,烏雲都聚集在費城上空,而波士頓卻萬裏無雲……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這件事在富蘭克林頭腦裏越來越有趣,他不相信會發生這樣奇怪的事情,他決定要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起碼要看一看波士頓的報紙是否在撒謊。

於是,他便給住在波士頓的哥哥去信詢問此事,但回信卻否定了他的猜測,證實了報紙的說法千真萬確,並且更為明確地提到那一天晚上的風暴是在11點以後才開始的。

為了將這件事弄個明白,他又開始了調查工作,他寫信分別由費城寄出,寄給他那些居住在費城東北和西南各地的朋友。然後,他把朋友們的回信一一彙總加以參照和比較,結果事實還是正確的,不過從這些信裏,他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突破口,那就是信裏的情況表明,越是處在東北方向的地方,受到風暴侵襲的時間越遲。根據這些事實,聰明的富蘭克林得出了一條風暴運行的規律,根據這條規律,他寫了一個報告,遞交給美洲自然哲學協會。

在這個報告裏,他形象地列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風暴運行規律:

一、假如我們在一條河流的下遊建了一個閘門,河流裏的水就會在此聚積起來停止流動,但是如果我們把閘門打開,那麼最先流動的是緊挨著閘門的水,然後才是後麵的水,以此類推,最後流動的一定是最上遊的水,換句話說,水是從閘門那兒開始流動的,然後才追溯到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