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財源枯竭,他們的生活愈來愈加貧困了。孔梅溪抵押當賣盡了她所有的首飾和積蓄??她的賣身錢,仍不能佐他寫完此書。曹雪芹不得不常常停止《紅樓夢》的創作,去另謀生計:題詩賣畫,甚至彈鋏豪門,去換取殘杯冷炙,還要兼顧天下,資助貧病孤寡,常常靠賒酒、食粥度日;有時候紙張沒有了,就將文稿寫在賬單或日曆的背麵。孔梅溪又先後在“丙子”、“丁醜仲春”、“己卯冬夜”、“庚辰秋”、“壬午季春”、“壬午孟夏”、“壬午重陽日”反複作了批評、抄閱、謄清。
應該說明的是孔梅溪大概本姓愛新覺羅,是康熙的嫡親孫女,太子?或?的女兒。雍正篡位後,父母被害,她隻好潛居李家,又轉曹府,然竟淪落娼妓。最高貴的出身和最卑下的境遇同時集中在她一身,這也正是他二人思想認識之所以超過當時人幾個世紀的內在原因,也是曹雪芹和諸宗室許多天潢貴胄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內在原因。
由於生活的折磨,長期的精神抑鬱,再加上艱苦地日夜寫作、構思、擬景、吟詠、雕琢,他的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生活更加落拓,漸漸露出下世光景。他的批判的鋒芒,他的戰鬥的勇氣,他的革新精神,他的不懈的毅力,都隨著年齡的虛增和身體的逆轉,愈來愈光焰黯淡;感慨、歎惋、無可奈何和悲傷的色調,愈出愈濃;眼淚也愈淌愈多,充滿了凸起的兩眶和沉陷的雙頰。他想早早完成此書,償清這個冤情孽債,從中解脫出來,然終未竣工。社會扼殺了天才??它自己創造的時代的精英。曹雪芹在失敗裏成功,也在成功裏失敗了。
這時候,一些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兩敦、三明等)因《紅樓夢》更加仰慕雪芹的才情和為人,同時對梅溪的身世和二人的愛情遭際也更加同情,尤其是最小的富察明義,他不但寫了《題紅樓夢》、《紅梅詩》、《無題和韻》等對二人深表同情,而且還竭盡全力,催促他們重圓,使這一對“鰈鰈鶼鶼”,這一對無與倫比的情人、同誌和戰友擺脫世俗和社會的羈縻,經過長久的分離,又在庚辰和壬午之間,重新移居一處。隻可惜時間是太晚了,曹雪芹已經熬幹了心血,未幾,這位曠代才人,我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傑出的思想家和戰士,就在“壬午除夕”,於西山腳下,“蓬牖茅椽”裏,靜靜地放下了他那枝舉世無雙的彩筆,淚盡而逝了。??離開了他憎惡而又熱愛的人世,永別了他終生眷戀的惟一的情人,他童年的“舊友”,“淚迸荒天”的“新婦”,追隨他那渺漠中的“孤兒”去了……
終年四十七歲半。
孔梅溪的悲慘的哭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鞭炮聲,一同在新年除夕的深暗的夜空中回響……
那以後孔梅溪追懷玉兄,還在“乙酉雪窗”、“丁亥春夏”、“辛卯冬日”多次評閱過《石頭記》,又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評語,直到十二年後“甲午八月”寫下了最後一條脂評,悄然而逝。“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餘嚐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
從那時起,二百年過去了,知音寥寥。盲目的造化主並沒有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也終於沒有最後完成,相反,倒被某些人以假亂真,篡改、偽續、評論得麵目皆非。倘世界上真有所謂的“靈魂”,而靈魂也真的不死的話,真不知他二人如何能安心於地下。
1984年8月20日完稿
1992年11月重新修訂
二、題《紅樓夢》絕句??反照《風月寶鑒》綱要
下麵這些是本人以前為《紅樓夢》譜寫的題詩,可以作為反照《風月寶鑒》的參考。本次抄閱又作了一些修改、補充和潤色。詩雖粗鄙且難免種種錯誤觀念,但它卻是曹子八十回紅樓》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隱意,是曹雪芹和孔梅溪希望人們了解的其中之味,似乎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這些題詩可以起到啟發和提示的作用,它雖是專就其中的某一情節和某一段落寫的並注明了章回,但無一不關合全書,亦曹子行文之立意,閱者細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