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赤貧起步的管理大師 2(1 / 3)

第 1 章 赤貧起步的管理大師 2

穀歌的管理哲學

法進行任何搜索。”(這套裝置目前陳列在斯坦福的蓋茨工程大樓裏。)

即使在今天,謝爾蓋和拉裏——特別是拉裏——仍然羞於和技術

圈外的人們接觸。他們本人並沒有產生矽穀首席執行官們那種普遍的

優越感,甚至顯得畢恭畢敬。盡管如此,學業有成和創業順利還是讓

他們難得理會外行人,這被許多人看作是恃才傲物——往往如此。

當拉裏和謝爾蓋在斯坦福邂逅並開始一起工作時,兩人發現,他

們不僅同樣熱愛計算機,還有著同樣強烈的左翼政治傾向和我行我素

的生活態度。他們並不信任商業巨頭。

幫助建立互聯網的其他技術精英們當然也是這樣。互聯網的最初

設計者們從未想過延伸互聯網,使其觸及大學和政府互聯網實驗室之

外的任何人。這些團體利用互聯網共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構想和軟件

程序——這些全部是免費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開放源代碼”

運動的倡導者,認為技術標準不應基於企業所有的專利軟件設立,而

應基於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公認技術設立。他們還借助技術促進互聯

網的成長。1980 年,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趨於活躍,互聯網的性能開始

悄然強大起來。

但就在快到 20 世紀 90 年代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由於每

個人都足夠專業,可以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接入互聯網,網絡很快就被

創建者未曾預料到的成群侵略者選中。真正的互聯網先鋒是黑客、網

絡遊戲玩家、軟件盜版者以及希望全世界分享其作品的獨立程序員。“開

放源代碼”倡導者很快就形成了勢力。

不過,通過塑造一個企業巨人,拉裏和謝爾蓋現在已經涉險超越

了真正專業的“開放源代碼”運動。為此,大多數互聯網純粹主義者

給他們貼上了邪惡的標簽,來自技術精英的博客帖子也抱怨說,這兩

個人造成了危險的壟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公司,來接管互聯網、申

請各種專利,並將互聯網用於牟利。

拉裏和謝爾蓋仍然掌控著穀歌,他們中會有一個——通常是拉

裏——堅持麵試重要求職者,特別是工程學方麵的求職者。他們為穀

歌而狂熱獻身,並以福音派信徒的熱情推動穀歌的使命——處理並提

供世界上的所有信息。他們樂意擊敗阻礙其前進的任何人,任何公司。

大膽創新勇於改變

托勒密在創建他的圖書館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最大的問題

在於,從未有人嚐試過對如此浩瀚的藏書進行批量分類,以便人們找

到想看的書。在隨意堆放書架的 50 萬卷書中,要想找到你想看的書是

很困難的。

偉大的亞曆山大圖書館館長們正是從這裏入手,開展他們的工作

的。亞曆山大圖書館的首任館長是位男性,叫澤諾多托斯(Zenodotus),

他想出了人類夢寐以求的最為持久的分類係統,按字母順序給亞曆山

大的書卷排序。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簡單概

念,然而在希臘人研究出他們的字母表 500 年後,亞曆山大圖書館才

使之成為必然。隨著圖書館的發展壯大,即使使用這一係統也頗感吃

力。詩人、學者卡利馬科斯(Callimachus)據說是第二或第三任館長,

他建立了首份文獻目錄。在一份名為《各科著名學者及其著作目錄》

的文件中,他將各種文獻分為幾大類——修辭、法律、史詩、悲劇、

喜劇、詩歌、曆史、醫學、數學、自然科學和雜集。據說,目錄本身

穀歌的管理哲學

就長達 120 卷,它可能從未完成,也未能流傳至今。但對後世而言,

它是學者開展研究的主要源頭,在此後的 1000 年間,它逐漸演變成了

書目的形式。

各種創新不斷湧現。詩人菲洛塔斯(Philotas)在圖書館編寫了

首部綜合大辭典,澤諾多托斯進一步對它進行了字母排序。迪代默斯

(Didymus)為各類著作寫評論、編詞彙表。狄奧尼修斯·特拉克斯

(Dionysius Thrax)創作了第一本語法書,該書在 1000 年間成為希臘語

法的標準文本,對羅馬人的拉丁文語法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2000

年前在亞曆山大構想的各種學說沿用至今。

在斯坦福大學求學初期,拉裏和謝爾蓋並未打算將其搜索引擎作

為要開創的任何公司的核心業務。他們將搜索引擎看作一個學術研究

項目,是一種可以在互聯網浩瀚文庫中找到最合適文獻的技術。

1997 年,他們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的在讀研究生,

那時他們在討論自己的發明時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喜歡的聊天

對象是安德烈·布羅德(Andrei Broder),他在一家名為係統研究中心

的矽穀公司擔任公司研究員,他所帶領的團隊建立了當時最熱門的搜

索引擎 AltaVista。布羅德是斯坦福大學校友,他過去經常來校園轉轉,

看看有什麼有趣的項目可開展。他偶爾會和聰明的研究生們喝咖啡聊

天,其中有兩個就是拉裏和謝爾蓋。

布羅德發現他們“顯然很聰明,並試圖革新這一世界”。但當討

論轉到從這一技術中牟利的話題時,布羅德發現他與拉裏·佩奇存在

重大的認識分歧。“拉裏很可笑,”布羅德回憶說,“他堅持認為搜

索引擎不應由商業實體擁有,他說這項工作應由一家非營利機構開展。

我猜現在拉裏已經改變了這種想法。”

布賴恩·蘭特同意這個觀點。他曾與拉裏和謝爾蓋共同參與搜索

引擎項目的研究,一段時間後他決定離開並參與創建了另一家公司 [ 他

現在是梅迪奧係統公司(Medio Systems Inc.)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向

移動電話製造商出售搜索和廣告係統。] 蘭特回憶說,穀歌搜索引擎當

時的問題在於拉裏和謝爾蓋不想將其商業化,而蘭特則急於成為企業

家。他們當時的口號更具有社會主義色彩,而不是創業精神。“‘不作惡’

的本意是‘不去商業化’。”蘭特說。

比起謝爾蓋,拉裏更堅持這種觀點。在斯坦福時,謝爾蓋就其

發明寫了一篇學術論文,題目是《對一個大規模超文本網絡搜索引

擎的剖析》。在這篇論文中,他還駁斥了支持廣告服務的惡劣影響。

“廣告資助的搜索引擎自然會偏向廣告商,並遠離消費者的需求。”

他寫道。

但與很多報道相反的是,這兩個人並不反對開公司。所有申請

就讀斯坦福大學——矽穀締造者——的研究生們都敏銳地意識到,

這裏是開公司的好地方,拉裏和謝爾蓋隻是不希望穀歌解其企業家

夢想的一時之渴。他們認為,搜索引擎太重要了,它不能被經濟利

益毀掉。

克雷格·西爾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也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研

究生,他作為第一名員工參與了公司的創建。他是那種不願意真的創

辦公司的人。但他回憶說,拉裏和謝爾蓋真心想開公司。“拉裏一直

想成為一個企業家,”西爾弗斯坦說,“他總是對公司的未來寄予厚望。

謝爾蓋是這方麵的好夥伴,他也這麼想。”西爾弗斯坦最終擱置了他

穀歌的管理哲學

的學術生涯加入穀歌,目前仍然在此工作。

偶然撞入創建搜索引擎之路

拉裏幾乎是偶然地撞入了創建搜索引擎之路,推動他的是兩股不

同的力量——一個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和互聯網的興盛。他們的工作

受到了一個名為“數字圖書館倡議”的研究項目的資助,該項目的啟

動是國防部的一個嚐試,旨在以電子手段更容易地搜索到計算機研究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