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後,青木已經生長到了1米高,而根須達到了4米深,可謂是生長神速。
這在一個月裏,叢林裏總共才下了3次雨,並且雨量不大。儲存的水已經消耗得差不多的叢林,在雨水來臨之時便張開胃口努力的存儲用水,節省備用。
隨著一天天的成長,青木發現自己的精神力掃描範圍正在不斷正延伸,而不用他去刻意地鍛煉。開始時單線延伸50米、四周延伸20米,而現在已經增長到了單線延伸60米、四周延伸22米。明晰可見的能力增長帶給了青木無限的信心。
不過隨著天氣的逐漸幹燥,青木也發現了生存的危機。
在植物中,有一種水分供應平衡體係,簡單點說就是水的吸收與利用之間的平衡。
例如樹木從樹根抽取水分,運到枝葉上,而枝葉對這些水分有兩個用途。第一個是光合作用,消耗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氣和有機物。第二個用途是植物蒸騰:這些水通過氣孔(並不限於葉子)散發出去,調節空氣與植物之間的溫差,避免高溫灼燒,這種水分占了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
以前基本上天天下雨,所以不用害怕缺水,但是現在不行了,由於差不多10天才會下一次雨,所以水的供應還是挺緊張的。
熱帶季雨林氣候,溫度常年都比較高,就算是冬天也一般能夠達到20度以上,所以水的消耗量還是比較大的。
現在由於根部水供應不上,導致植物不夠水分用於蒸騰,所以已經有很多的葉子已經開始出現萎靡狀態。特別是因為青木上個月拚命的發芽長新葉,導致現在這些葉子還有點嬌嫩,經不起周圍的高溫空氣。
“唉!做棵樹也不容易啊!”想到從開始到現在遇到的種種困難,青木不禁感歎到。
過了不久之後,已經開始有一批樹葉出現枯萎現象。最後,青木不得不又棄車保帥。將水分大部分地供應到樹木蒸騰功能葉,確保能夠保持最低的狀態供應。
光合作用降低了、呼吸作用增強了、滲透性膜被破壞並引起體內物質流失....一大堆的問題出現在青木的麵前,讓青木身心疲憊。此時青木的生長速度已經基本停止了,存儲的水隻用於基本的消耗。
審視以前的作為,青木發現前段時間的全力生長策略是他最失敗的一次決定。而且沒有及時發現這裏並不是熱帶季雨林氣候區,也是一個重大失誤。
錯誤並不可怕,隻要你能夠正視它,並且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即可。
半個月又過去了,生長減緩的叢林終於迎來了又一次的雨水。熟知土壤—根係統水分再分配係統(簡稱HR)的青木,這次快速的將把雨水通過根須從地表轉移到地底深處,增加可利用性水分總量,以待下一次的雨水到來。
而樹枝樹幹等全身各處也沒有閑著,盡力地進行水儲存,爭取攝取更多的水分。
做了這些,青木還是覺得不靠譜,把想法瞄到的溪流上。
“那裏不是有很多現成的水麼,那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用?”於是青木就想盡量地將樹根偏向於溪流方向生長,其他方向的暫時停止。由於樹根和溪流還有大約2米的高度差,所以這幾個月來估計還得辛辛苦苦的儲備水,斤斤計較地用水。
終於,又經過了2個月,青木終於將他的魔爪伸進了溪流中。
成功的喜悅讓青木忍不住大肆地從溪流中抽取水分。
“嗚!哇!哈!哈!”青木感受那清涼的感覺,忍不住心情激動,而樹木全身也詭異地在沒有風的情況下不斷抖動。
“終於不用該死的節約用水了!我看還有困難能夠阻攔我。”青木意氣風發,得意非凡。
此時青木的體型是1.2米高,而根須達到了6米深。在在外表上看,隻從1米生長到1.2米,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樹根卻是從4米長到了6米深。
優先發展根係,以適應環境的影響,這是生存的需要。不過,有了溪水的供應之後,青木可以開始生長重點放在枝葉上了。
不過青木也沒有表現得太誇張。此時也許是季節到了冬季,所有的樹木都在休養生息,青木注意了一下它們都沒有吐露新的枝芽,隻是保持原有樹葉不變。
如果這個時候他在生長大量的新枝嫩葉,又會像上次那樣引起一堆的蟲子聚餐。於是乎,青木一點一點的往上生長,逐步超過旁邊的其他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