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藍莓外,她還在山上種了許許多多的大豆。
碾子山的土地是極好的,可是有失維護,加上樹木被盜伐嚴重,水土收到了極大的破壞。
盡管空間裏的神土可以幫助樹苗們加速生長,可那麼大片的山頭,得多少神土才夠?
說不得,還得自己想辦法改善環境才成。
大豆有肥沃土地的作用,收成後把豆杆燒成灰,一來可以當作有機肥料使用,而來還能殺滅土裏的病菌和害蟲,一舉兩得。
到明年春天的時候,便可以大肆栽種別的農作物了。
曾曉心裏已經有了計劃,尋常的農作物,她是不打算種植的。既然走了農業這一條路,當然是什麼值錢種什麼。
在照顧田地,飼養雞鴨的時候,她也在留意各種經濟價值的高的植物,打算轟轟烈烈的做一場。
不止是她,就連方子也擴展了農作物種植的數量。
原來種地隻是供應自家開銷,自己吃一些,再讓妻子做些點心到市集上賣,也能維持一家的用度了。
可曾曉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都這麼努力,他憑什麼不上進?
在曾曉的建議下,除了水稻和旱稻外,他把家裏頭的山地全都種上了玉米和地瓜。這兩者他種得最多,經驗豐富,加上易於打理,倒是不費什麼心。
按照曾曉的打算,地瓜和玉米都是好種耐放之物,既然做了網站,這些東西肯定是要外銷出去的,還要考慮到運輸方便,這兩樣東西是最合適不過。
地瓜可以做成地瓜幹,地瓜粉,玉米可以做成玉米片,玉米粒,玉米粉,雖然工序麻煩一些,但是這樣一來,價值提高了不止一倍,這是好事一樁。
自水稻和旱稻一事兒後,曾曉在村中威望大增,現在基本上她所提出的建議,都會被村名們采納。
慢慢的,也開始有人關注她在山上種植的是什麼,不過這是曾曉的小秘密,還不到公諸於眾的時候,自是保密不提。
小小的山村,一下子就沸騰洋溢了起來。有了新的增收方式,每個人都幹勁十足。哪怕每天勞動量比原來增多了,可看著那逐漸茂盛青蔥的禾苗,心裏舒坦,臉上的笑也就多了。
一切都在往著好的方向發展,而曾曉做的網站,也開始有了客源。
那天已經是晚上了,她正洗漱完準備上床休息,便聽到筆記本“叮”的一聲。
很陌生的聲音,也很輕微。
她開始並沒有在意,躺下後去,忽然靈光一閃,又坐了起來。
第一個單子,隻買了五斤米,賺的錢還不夠貼快遞費,卻讓曾曉信心倍增。
她還沒來得及打廣告,隻不過在比較知名的論壇發了一個帖子,沒幾分鍾就沉了下去,沒想到居然真有客戶上門。
她對自家的米還是很有信心的,土好水好種子好,種植出來的米自是不差。
隻要有了第一單,以後的單子定然會接二連三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