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翥在看到存折上那驚人的數字時,還懵了好一會兒。
接近七位數的存款,如果放在這小山村裏,至少未來十年是不用愁的。
可再聽曾曉細細一算,才發現這些錢實在拮據得很。
開發碾子山要錢,維護農作物要錢,發展網站要錢,請幫工要錢。
簡而言之,照著這筆帳一算,這些錢根本撐不過兩年。
這還是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如果要繼續開發,這些錢肯定是不夠的。
新建一個倉庫,實在不是一筆小開銷,難怪她會愁成這個樣子。
孟翥的主要心思都放在念書上,家裏連電視都沒有,對現在的市場行情根本不了解。
但是曾曉已經做足了功課,該問的都問過了,用筆細細的把每一筆開始預算都記錄了下來,倒是一目了然。
孟翥拿著那張紙頁翻來覆去的看了好一會兒,肯定道:“倉庫建在村子裏隻是一時方便,照著長遠來看,還是建在山腳下下更好一些。”
這也是曾曉當初的考慮之一,不過孟翥提出這樣的建議,她還是有些好奇:“這麼快就想清楚了?”
“嗯。”孟翥點點頭,在紙頁空白處寫下幾個公式:“你看,這碾子山平均每個山頭占地約有兩百多畝,按照畝產量四百公斤計算,一個山頭至少能出產八到十噸的稻穀,即便打包堆放,至少需要十多個立方的穀倉才能放下。村裏的土地少而貴,就算暫時新建了一個穀倉,往後繼續開發山頭,想要擴大就難了。”
他畫出了一個山體的形狀,“平地上建穀倉,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錢,但是利用山體坡度的優勢建穀倉,卻是方便許多。再則,按照你的打算,其他山頭是打算種植水果等其他植物的。這些東西不能像稻穀一樣直接對方,儲存要求更高。按照長遠打算來說,還是在山腳處建立新倉庫更劃算一些。”
曾曉眼睛一亮,用力的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好小子,想不到你不但讀書厲害,這方麵也挺有一套的。成,那咱們的新倉庫就直接在山腳下建吧。”
孟翥不但說出她之前的想法,還把她沒有考慮到的東西也給考慮進去了。聽他這麼一分析,曾曉立即就拿定了主意。
如此一來,還省下一筆買地的錢,經濟上就沒那麼緊張了。
村子裏的人建房,大多都是互相之間幫忙,甚少去外頭請包工隊。這樣一來,不但能省下更多錢,也不必擔心會發生偷工減料之類的事情。
如今距離農忙還有兩個月時間,抓緊一些,應該能把新倉庫趕出來。
曾曉把這個想法給方子一說,方子也深感讚同,第二天就去找人了。她自己則去了一趟市裏,親自挑選建新倉庫要用的材料。
對於這個倉庫,要求比普通的民房更高。不但要設計合理,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潮隔熱的功能。
這就是一般的建築材料所達不到了,故而她才特地往市裏跑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