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太爺爺的遺體被送入了墳塋之中,旁邊,空著一塊很多的地兒。曾曉知道,那是太奶奶給自己留下的地方。在農村這個地方,還是講究將人土葬,總覺得這樣子,才有一個念想。
等到事情處理好了之後,曾曉這才上前,攙扶著太奶奶起來,而太奶奶點點頭,“老頭子,以後,我會時常來看你的。”臉上,再無任何的悲戚之情。對於他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生死便是早晚的事情,所以,看的很開。如今,太爺爺的離開,對於太奶奶而言,也不過就是換了一個方式生活在她的身邊而已。
因為太爺爺走了,太奶奶的孩子們,也在葬禮結束之後,紛紛離開,好不容易熱鬧了兩天的家,再一次歸於平靜。老人家一個人坐在屋子裏麵,看著外麵落葉紛紛,多少,還是有些難過的。當看到曾曉出現在門口的時候,臉上習慣的出現了笑容。
“曉曉,也就你還記得我這個老太婆。”是的,自從自己的孩子們離開之後,也就曾曉隔三差五的會來看自己。一開始的時候,曾曉以為,太奶奶的孩子們會留下來住些日子的,可是,卻不曾想,太爺爺上午才入土為安,下午,他們便已經離開。似乎,這個地方,沒有他們值得留戀的半點地方。
“我這不也是一個人無聊,如今,碾子山政府收了回去,我也沒有事情可做,正好來你這裏打發下時間。太奶奶,你可不要嫌棄我才是。”曾曉將自己帶過來的湯,拿了出來,“太奶奶,你來嚐嚐,這是曉曉今天燉的湯,味道如何?”
“你做的東西,都好吃,哪裏還需要試一試。”太奶奶說著,看著那一碗紅薯甜湯,心中也跟著甜滋滋的。“你是不是想要知道,為什麼我的那幾個孩子,沒有一個留下來的嗎?”
曾曉沒有說話,隻是點點頭,“其實,我是有些好奇。來碾子村這麼多年的時間了,卻是第一次見到他們,然而,還是在這樣子的場景下,原以為,他們會留下來陪著你的,卻……”曾曉的這個話,說的很小心,生怕讓太奶奶聽到心中難受。
然而,太奶奶的臉上,並沒有太多的情緒,依舊平靜如水,“這人與人之間,總是有著一定的緣分,才會相聚,然而,這個緣分,深深淺淺卻是無法說清楚的。我記得,年輕的時候,聽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就是緣分。有一些相遇了便是來報恩的,這種孩子,會一直留在父母的身邊;有一種相遇了隻是想要投胎,借著父母來到這個世上,之後,便會離開;還有一種相遇了就是報怨的,這種孩子,出生之後,便是各種折磨。”
太奶奶說到這裏,頓了頓,而後繼續:“而我與我的孩子們,想來,便是這第二種了吧。他們長大之後,就離開這個小鄉村了。多少次,我和你太爺爺都在盼著他們能夠回來,等到的卻是他們太忙。時間久了,我都快要忘記,原來,我還是有孩子的人。”那種悲涼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濃鬱,壓得人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曾曉聽著,心裏麵的那種感覺,真的很不舒服。她上前,握著太奶奶的手,卻發現,自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如果真的如同太奶奶這樣子說的話,那麼,自己和曾長軍呢?是不是也屬於第二種亦或者是第三種?她這樣子想著,腦海中便浮現了那一日曾長軍一個人蹲在門口抽煙的場景。那種孤寂的感覺,隨著煙圈的散開愈發的濃稠起來。
曾曉一直陪著太奶奶到了下午的時間,這才離開。因為太奶奶下午有午睡的習慣。結果,剛到家門口,就看到幾個人擠在自己家的院子外麵,她還沒有上前,王局長就一臉笑意的從熱情中擠了出來,然後站在自己的麵前,“曉曉呀,你可算是回來了。”
聽到王局長這麼喊著自己的名字,曾曉不由得退了一步,而後,狐疑的看著王局長,“王局長,你找我,可有什麼事情?”她可不記得,自己和這個王局長之間,關係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
“方便的話,我們進屋聊,如何?”
曾曉看了一眼那幾個人,都是不認識的人,想來都是跟著王局長來的人,不由得有些糾結,“我這裏可沒有什麼能夠在還回去的東西了。”曾曉說著,視線落在自己的這個倉庫與居住一起的房子,“你該不是看上我這個房子了吧?”雖然說,碾子山交了回去,可是,村民的農作物之類的東西,她還是會接過來,然後幫著分銷出去的,若是將自己的這個倉庫也一並給收了回去,那她可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