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賈金斯到村裏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
回來了。
賈金斯無論學什麼都是半途而廢。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
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了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麵
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
社會上想改變自己處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改變處境的欲
望具體化為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並為之奮鬥。結果,這些人的欲望也
僅僅是欲望而已。賈金斯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梵文,
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廢時了。
賈金斯從未獲得過什麼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
但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本錢。他拿出十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
138
是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大虧本。於是,他以九萬美元的售
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
資大得嚇人。因此,賈金斯把在礦裏擁有的股份變賣為八萬美元,轉入了
煤礦機器製造業。從那以後,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
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他戀愛過好幾次,雖然每一次都毫無結果。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鍾情,
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跡。為使自己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麵
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掉了。
兩年後,當他認為問心無愧、無妨啟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
個愚蠢的家夥。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個妹妹的姑娘。可是,
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後一
個也沒談成。
來回搖擺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功。賈金斯的情形每況愈下,越來越窮。
他賣掉了最後一項營生的最後一份股份後,便用這筆錢買了一份逐年支取
的終生年金,可是這樣一來,支取的金額將會逐年減少,因此他要是活得
時間長了,早晚還得挨餓。
社會上想改變自己處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改變處境的欲
望具體化為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並為之奮鬥。結果,這些人的欲望也
僅僅是欲望而已。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學曆、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做過一個長達 25 年的跟蹤調查,調查內容為目標對人生的影響,結果發現:
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
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 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3%的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
25 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向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
25 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
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那些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
最底層。10%的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
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得以實現,生活水平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
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60%的目
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麵,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都
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餘下
27%的那些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
的最底層,生活狀況很不如意,經常處於失業狀態,靠社會救濟,並且時
常抱怨他人、社會、世界。
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計劃的人隻有
5%,大多
數人不是將自己的目標舍棄,就是淪為缺乏行動的空想。
著名的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就是一個從貧苦生活中走出來
的實業家。1910年
10月,二十幾歲的鬆下來到大阪電燈公司當了一名
內線實習工。盡管他對電的知識一竅不通,但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由於
貧困而固步自封,他開始加倍地努力學習,很快便掌握了安裝和處理
技術,成為熟練的獨立技工,由於工作出色,1911年,鬆下晉升為工
程負責人。
在工作中,鬆下改良並試製出了一種新產品,而上司卻對此態度冷淡,
鬆下為自己的發明遭到冷落感到惋惜和不服,產生了挫折感。他感覺到,
即使在自己向往的電燈公司工作,也不能使自己的誌向和才能得到充分地
施展,唯一的辦法是另立門戶自己創業。
於是,他在大阪市租了一間不足
10平方米的房間,開辦了一家小作坊,
140
職工共有5人,包括鬆下夫婦及內弟井植歲男,產品便是鬆下發明的新式
電燈插口。這就是聞名全球的鬆下電器公司的雛形。
工廠成立後,鬆下麵臨的卻是失敗。1917 年 10 月,電燈插口製作成功,
但 10 天內僅賣出 100 個,營業額不足 10 日元,不僅沒有盈利,連本錢都
賠光了。全家隻能靠典當物品艱難度日。
但鬆下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帶
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同年年底,機會來了,川比電氣電風扇廠讓鬆下替
該廠試製 1000 個電風扇絕緣底盤。這對困境中的鬆下來說如同久旱逢甘露。
鬆下反複試驗,解決了技術難題,與妻子、內弟一起日夜奮戰,在年關迫
近時如期交了貨,且質量博得好評。結果,鬆下在年底獲得了 800 日元的
盈利。
1918 年 3 月,鬆下幸之助在大阪市北區野田成立鬆下電氣器具製作
所,從而邁出了他創業生涯中成功的第一步。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經營,
鬆下終於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的龐大的國際性企業集
團。公司規模在日本僅次於豐田與日立兩個公司,擁有職工二十多萬人,
資產約 500 億美元。鬆下幸之助從白手起家一步步變成了富可敵國的企
業家。
對於人生目標,必須一往無前、鍥而不舍。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目標
而努力、奮鬥,才可以縮短夢想與現實的距離,逐步成就自己的理想。所
有的成功者,無不是具有鍥而不舍、勇往直前精神的人。
智慧箴言
明確的目標可以使生命變得單純,同時使能力集中於一點。
柔和的陽光透過放大鏡的焦距,可以立即倍增溫度,甚至點燃木
材。人的能力也需要凝聚、看準了目標就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
3、逆境中崛起的力量
逆境是人生的必修課,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古往今來,沒有誰刻意
去尋覓逆境,希望遇到逆境。但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境對任何
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現實。所以,隻有
學會正確認識和對待逆境,才會不被逆境打垮,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與
發展。
有一位叫約瑟夫·賀希哈的猶太人,他出生在拉脫維亞的一個貧苦家
庭。1908年,他隨著父親遷到美國紐約市的布魯克林區漢堡特貧民區。他
們一家人在立足未定之時,當年
5月一場火災殃及他們的家,熊熊烈火吞
噬了家中連屈指可數的財物,從此,約瑟夫·賀希哈淪為在垃圾桶中尋找
食物的小乞丐。
在這個號稱世界經濟最發達國家的美國,雖然年幼的約瑟夫·賀希
在學校讀書的機會很少,但他受父母的精神影響,人窮誌不窮,在他的
乞丐生涯中,無時無刻不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事業有成。他並不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