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要追求精確與完美(1 / 3)

精確是誠實的孿生兄弟。

right——西蒙斯

天才是承受無限困苦的藝術。

right——卡萊爾

在寫作的時候精確和完美極其重要。

right——考蘭

我十分厭惡做事拖拉、不講究效率。如果是應該做的,就要迅速將它做完;如果是不合適的事情,就幹脆不要去做。

right——吉普林

隻有竭盡全力才能將事情做好。

right——波斯諺語

如果我是一個補鞋匠,我也會感到自豪,

因為我會將補鞋工作做到最好;

如果我是一個思想家,我不會安於現狀,

我將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

right——老歌

如果一個人擁有高超的寫作藝術、布道技巧,甚至是製作捕鼠夾的手藝,那麼,即使他住在偏僻遙遠的地方,也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

right——愛默生

保持清醒的頭腦,無論和朋友交往,還是和敵人抗爭,無論在天堂還是在塵世,就像花兒一樣無論生長在哪裏都能散發芬芳。

right——瓦特斯

喬治·格雷厄姆是倫敦一個家喻戶曉的鍾表商。有一天,店裏來了一位顧客,他在店鋪裏麵精心挑選到一塊手表,但是仍然不能確定表的質量好壞,於是他就問格雷厄姆,這個手表的精確度怎麼樣。

格雷厄姆回答道:“先生,放心吧,這塊表的生產和對時都是由我親自完成的。如果七年後你的手表誤差超過五分鍾,到時你可以直接來找我,我會毫不猶豫地退錢給你。”

七年之後,就是當年那位先生從印度回來了,他果然又來到了格雷厄姆的店鋪。

他說:“先生,我把你的手表帶回來了,你看看這塊手表吧。”

格雷厄姆說:“先生,不要緊,我依然記得當年和你的約定。我看看表怎麼樣?有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嗎?”

那位顧客說:“我是說這塊表我已經足足用了七年了,確實它的誤差超過了五分鍾,你看怎麼辦?”

“真的是那樣的話,我一定退錢給你。”

顧客堅定地說:“除非你付我十倍的價錢,否則我不會退。”

格雷厄姆說:“無論你開什麼條件,我都會兌現諾言的。”於是他按照那位顧客開出的條件,將錢退給了他,留下了那塊手表,用以校對時間。

其實,格雷厄姆先生的老師就是著名的機械師塔彼溫先生,塔彼溫先生在倫敦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望。如果一個時鍾上麵刻上了他的名字,就代表那是一個質地上成、走時準確的時鍾了。有一次,一位顧客拿著一塊手表讓他修理,那塊表上雖然刻有他的名字,但實際上是個假冒產品。塔彼溫先生隨即就用錘子將那塊表砸碎了。當時顧客目瞪口呆,塔彼溫先生拿出自己親自製造的手表給顧客,說道:“先生,這才是我製造的手表。”

如今人們使用的太陽係儀、司行輪還有水銀鍾擺等就是當年由格雷厄姆先生發明的,直到現在也幾乎沒有改進過。他還為格林尼治天文台製作了一個大鍾,雖然已經走時超過一百五十年了,但是依然性能良好、走時準確,隻要每五個月調時一次就可以了。由於格雷厄姆和他的老師塔彼溫先生一絲不苟地致力於他們的工作,而且還為世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後他們都被安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水手要想在海上安全航行,就必須弄清楚自己究竟在赤道的南部還是北部,以及距離赤道有多遠。還要知道距離某一定點的位置,例如距離格林尼治天文台、巴黎或者華盛頓這樣的固定點有多遠,以及在它們的東邊還是西邊。這就需要擁有一個精確的計時器,以便能夠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借助它來獲得需要的數據。但是,當時,還沒有人發明出來那樣精確的計時器。在十六世紀的時候,西班牙國王曾經懸賞一千克朗,為了找到精確測量精度的最好方法。兩百年以後,英國政府同樣為此發出懸賞,獎金高達五千英鎊,據說隻要能夠發明一種計時器,幫助航行在海上的船隻精確測量出它們所在的經度位置,而且誤差不超過六十英裏的話,就可以獲得這筆獎金。如果誤差少於四十英裏,就能夠獲得七千五百英鎊;少於三十英裏的話,就是一萬英鎊。當時另一個版本的聲明不小心將最後一項說成了兩萬英鎊。

於是,世界上聞名遐邇的鍾表工們都趨之若鶩,希望獲得高額的獎金,千方百計地找尋測量經度的最好辦法。直到1761年,仍舊沒有人獲得那些獎金,但就是在這一年,偉大的約翰·哈裏森發明出了一種計時器,還拿到有關部門對這個儀器進行了檢驗。從普茨茅斯到牙買加的船隻在航行的一百四十七天中,就是用他的儀器來測量的,結果,整個航程的誤差最終隻有四秒而已。還有一次從巴巴多斯啟程的長達一百五十六天的環球航行也用上了他的儀器,結果誤差隻有十五秒。最終哈裏森先生獲得了兩萬英鎊的獎金。其實,偉大的哈裏森先生為了他的事業潛心研究了四十年,後來他的雙手幾乎都像計時器一樣精巧地進行測量。

在紐約的一個小村莊中,一個木匠對鐵匠說:“請給我做一把最好的錘子,就是你能夠做得最好的那種錘子。我們六個人要到這裏工作,但是卻把錘子落在家裏了。”鐵匠聽後疑惑地問:“我能夠做出最好的錘子,但是你能付得起那麼高的價錢嗎?”木匠說:“能,我們真的需要一把好錘子。”

鐵匠精心打造了那把錘子,它幾乎達到完美無瑕的程度,好像從來都沒有哪把錘子能夠趕得上它了。錘子的孔比一般的錘子長,錘柄能夠深深楔入孔裏,如此牢固以至於在使用的時候錘頭不會脫柄而出了。木匠十分中意這把新錘子,還不斷向周圍的人炫耀。第二天,木匠的很多工友都要求定製一模一樣的錘子。後來他們的包工頭也看到了那把錘子,也要求定製兩柄錘子,還要求比之前的更好。鐵匠梅多爾說:“無論我做任何事情,也無論顧客是誰,我都會竭盡全力將我的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個五金商店的老板竟然一下子要定製兩打,鐵匠梅多爾從來沒有接過這麼大的訂單。一個商人到村莊裏來購取貨物,看到五金商店裏的錘子,就都買走了,還留下了一份長期收購的訂單。其實,梅多爾即便不再精益求精而是按照以往的手藝製作下去就能發財致富了,但是他還是埋頭苦幹,希望改進每一個環節。雖然那些出售的錘子上麵沒有印製“質量優秀”的字樣,但上麵刻有“梅多爾”幾個字,那足以證明他的手藝得到了廣泛地傳播,錘子的質量已經達到頂級水平了。

對一個商品來說,最好的廣告就是它良好的質量和高超的性能。他曾經對著名曆史學家吉姆斯·帕爾頓講述了自己的經曆:“沒錯,我曾經在一個小村莊裏製作了二十八年的錘子。”曆史學家回答道:“到目前為止,你應該能夠製作出很不錯的錘子了。”

他回答道:“不,我不能製作出很不錯的錘子。但是我能夠製作出最好的錘子。我關心的是錘子質量的不斷改進,而且要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我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希望從中獲得巨額收益,我隻會以公平的價格出售我的錘子。如果人們不想要支付給我錘子應得的價錢,那麼錘子還是依然能夠受到最好的使用。我沒有過多需求,隻想安靜地回到我的鐵匠鋪,將我的製錘工藝做得精益求精就好了,為此我已經堅持不懈地工作了四十年。曾經隻是雇傭一個小夥子為我拉風箱,現在我的工人已經達到一百一十五人了,而且他們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有經驗的人的監督和檢驗。每一把錘子都要檢驗三年之久,以便確認錘子不易從錘柄上脫落下來。曾經也想過使用某些機器設備來製造錘子,但是我現在明白了真正完美的工具是需要精心製作的,而且還要注意很多精細的步驟,那是機器設備所達不到的,而隻有靠人們的雙手才能夠做得到。”

著名的曆史學家帕爾頓說:“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我自己也講述了很多故事。其實,道理隻有一個:要想將技術或者工作達到完美的狀態,需要付出很多精心的努力,任何細微環節都不應該輕易放過。”

一個鋼鐵廠擁有將近數千員工,他們的經理說:“我們其實沒有任何秘訣可言,我們工作的重點就是抓產品的質量,精益求精就是我們的目標。這不算什麼秘密,就是讓他人知道也無所謂。”

約翰·維廷馬薩諸塞州的諾斯布裏奇是一個著名的機器製造商。曾經有位顧客向他抱怨說他出售的軋棉機的價位太高了,維廷自信地說:“我看不是產品的價格太高了,而是產品的質量太好了。”商人們很快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以後他們每一次為商品做廣告都會強調他們的產品曆史悠久,而且質量上乘,並且還會補充說一句:“由維廷製造的。”好像說了這句話就能夠保證當地所有產品的質量似的。這種做法似乎已經成為布裏奇地區所有棉花製造商的習慣了。

雕刻家布朗先生有一次在沃德小姐的家中看到一尊石膏塑像,雕刻得惟妙惟肖。雕塑的原型就是幾年前為居住在布魯克林的沃德家工作的愛爾蘭工人,不僅外形和神情十分逼真,而且就連褲子上的補丁、外衣上的扣子、甚至窄邊的大禮帽也毫無例外的逼真。這尊雕像的作者就是沃德小姐的弟弟。雕刻家誇讚道:“這個小孩很了不起啊。”六年後,他收沃德為徒,和他一起在工作室裏麵工作。到現在,沃德已經成為美國雕刻領域的佼佼者了。

奧利弗·克倫威爾對他的畫師說:“就照我本來的樣子畫,原來是什麼樣子就畫成什麼樣子,把該畫上的都畫上吧。”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畫師為了能夠讓克倫威爾高興,不想將他的黑痣畫出來。

一位眾議員為了羞辱他的辯論對手,甚至說出這樣毫無修養的話:“我還記得你曾經給我父親擦過皮鞋。”對方毫不遲疑地說:“你說得沒錯,難道當時我沒有把皮鞋擦好嗎?”

一位老婦人讓人哭笑不得地說:“分辨出靛藍的好壞其實很簡單,隻要弄一小塊放到水裏,如果是好的就會沉到水底,對不起,我記得不清楚了,好像也可能浮在水上吧。不過,沒有關係,我可以自己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