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玩”,我想每一個人都不陌生。玩有時令人愉快有時卻不盡人意,它的學問很深奧很深刻。我的小時候屬於比較瘋玩的那種:在沒有現在這麼多娛樂場所娛樂的東西的年代裏,很多小遊戲和成人遊戲成為我兒童時的大部分。先說:鬥雞-我們這兒就是單挑腿對撞的遊戲,比拚的是個頭以及力氣和勇氣。唉!我的個頭不是太高大隻能算中等,每次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靠的是一馬當先的勇氣,還別說真的能嚇唬到很多人。當然也遇到過真的對手,往往你來我往,最後隻能看誰堅持的了…還有玩紙牌、彈溜溜(彈珠)…
反正我都是爭強的,不管玩的這些什麼我,我總是會發上一些時間和代價讓自己變的挺厲害。就是這樣的慢慢積累也就形成了不服輸愛學習等最基本的一種態度。還有一種“玩”總是讓媽媽和家裏人擔心,就是經常去河裏捉魚摸蝦-以前爸爸總是在外麵打工,很少見麵。媽媽工作很幸苦而且工資不高,在那些時代溫飽並且一星期有肉吃對我們家來說就挺好的了。所以我喜歡摸龍蝦。一到夏天我家裏的龍蝦是不斷的,最多一天能捉到滿滿一桶半。因為要用手去龍蝦洞裏把它掏出來總是會不經意傷到自己的小手小腳。不過還好啦?。我喜歡這種魚水之香,自由快樂並且能分擔家裏夥食的日子。所有的“玩兒”都是能另自己漲知識漲見識的-讓自己兒能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從最初的笨手笨腳有時帶傷到熟悉精通,無不是自己的努力和學習。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全世界:玩對於兒童成長非常重要。如果小時候因為一些什麼就輕言放棄等等慢慢的一些性格和行為也就規範了未來的自己。所以大人從小就要從玩當中培養孩子們一些正能量的知識,以便以後人生做奠基石。也希望大人們不要過分的要求怎樣怎樣的,應該多鼓勵多稱讚,就算不好,也要慢慢的來吧。有的時候換個孩子的角度看看會有新的發現。就像代溝的問題:本身不是個多大的問題?如果父母能在有時間沒時間的情況下多和孩子溝通聊聊天甚至一起玩點遊戲什麼的,亦父母亦朋友,那父母和子女之間會出現代溝?我想內心的秘密是會有點但是大的叛逆什麼的不會有。歸根結底就是父母沒和孩子玩到一起。好的習慣是經過長期有效的形成的,再次鼓勵再次強調一遍:多和孩子一起玩兒,像孩子一樣的玩,用心,自然會有新的體會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