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4:大衛·奧格威的廣告觀點(1 / 3)

第一部分:關於創意

一、創意策略八段錦

1.本次廣告希望達到的目的和效果?

2.目標對象是哪些人?他們的人文特征及心理特征是什麼?

3.我們希望目標對象看了廣告激起何種想法?會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4.產品的定位和獨特點以及發展曆史等?

5.定位的支持點以及任何有助於發展創意的訊息是什麼?

6.廣告要給消費者什麼樣的承諾?承諾是廣告的靈魂點!

7.廣告要表現什麼樣的格調?

8.預算限製、媒體發布的特點及頻度?

二、發現創意的五個基本原則

1.務實原則

了解了該知道的訊息以後,再開啟智慧思想。一定要有耐心去探求消費者、市場情況、產品的詳細說明以及製定下來的廣告策略。不要讓客戶感覺到我們的廣告是外行人做的廣告。

2.骨氣原則

每個創意人都渴望叫座又叫好的廣告,個人天分固然是關鍵,客戶能否接受以及個人的機遇也是影響因素。無論你的天分是否被埋沒,無論你是否自認平凡,既然你選擇了創意這個行業,要有“別人也會想到的想法,我不用!”的骨氣。目的在於激勵自己超越平凡,避免滿足自己六十分創意的惰性。

3.效率原則

由於創意是主觀的思維產物,如果你把時間花到想一個想法,容易鑽進牛角尖而不自覺,即使想法有問題,你主觀上對這個想法的執著往往會阻礙你其他想法的產生以及接受其他想法的肚量。所以,在思考創意的時候,不妨先三百六十度地思索,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生成不同的想法,不要著急計較一個想法的文字和視覺表現。寧可多想一些點子,再篩選出最好的幾個進行仔細推敲。你會發現,這種先求廣再求精的原則會讓你想創意的時候事半功倍。

4.餘地原則

創意人求好的心理是不容置疑的,一般是不到最後時限絕不拍板。但等到有問題被發現的時候卻沒有時間修改了,隻有硬著頭皮照做不誤,這有違專業精神。所以我們設立“創意審核會議”,針對提案事先審定創意概念和創意草稿。所以一般情況下,任何創意都應該在時間流程上留出兩天時間冷靜反省再做決定。

5.負責原則

想法和執行之間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很多想法在轉為設計稿的時候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執行的時候因為技術限製或者預算限製根本無法完成,如果不在創意成型要實現的時候估量執行因素,會在後期出現很多麻煩。記住:想到的創意,要賣得出去也要做得出來。

三、創意五個禁區

1.忌分工

文案寫好標題,給設計要求配畫麵,或者設計想好畫麵給文案要求配標題,都是絕對的錯誤。工作夥伴之間要相互討論,彼此分享對方的想法,使兩條或者更多條的思路能夠交叉銜接,才是創意人之間最有效的互動模式。

2.忌自戀

很多做創意的人都有脆弱的神經,當想法遭受挑戰、蒙受批評的時候,這根神經有時候就會發作,然後出現自我防衛的語言行為。其實每個創意人都有急於辯解以及回避批評的傾向,這是人的天性,並不是創意人的個性。但是身為廣告人,一定要有把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攤出來讓眾人監視的勇氣,在感性的思考過後,學習理性地看自己的作品,也接受別人理性地查核。自戀的水仙的下場難以逃脫溺死在虛擬的幻景的命運。

3.忌客氣

直接否定別人的想法非但失禮而且傷人,用比較間接委婉的措辭,再加上充足的理由,甚至積極的建議,會使創意得到提升。但不能以為客氣就不忍批評,如果這樣,可能我們最終會受到客戶更為激烈的批評甚至喪失機會。

4.忌認命

永遠不要滿足於六十分的創意!如果你真的無法突破自己的創意障礙,安心你現在的待遇和位置,不想再有更大的發展,否則你何必看輕自己?也許是你的潛力尚未激發,也許是尚未開發。多看些國內外的優秀作品,多做些模擬練習,比別人多熬上2夜,即使做不出100分的創意,起碼也可以拚出70、80分的創意。

5.忌搞怪

創意的手法是無窮的,尺度難以衡量,讓你的想象裝上翅膀盡情遨遊的時候,記住要用大腦指揮方向,而不是讓翅膀將想象帶進詭秘奇幻的世界,弄得消費者看不明白。要時刻審視創意是不是依照廣告策略製定的消費者可以接受的。

四、創意左輪槍

創意的定義是什麼?綜合運用各種天賦能力和專業技術,由現有的資源中求得新概念、新作法、新樣式的過程。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廣告創意都是改良現成的創意素材。我們不妨把創意想象成一個機械結構的機器——左輪手槍。手槍中包含槍身、準星、扳機三個重要元件,當然還要有子彈。這四個東西分別代表創意過程中四個重要的元素。

1.槍身——創意人的腦子

設計人員對圖像、色彩、空間觀念的敏銳度要夠,文案人員對文字、語言的敏感度要高,才能稱職。但如果想成為有創意的廣告人,關鍵在於想象力。想象力可謂創意力的催化劑,它可以將你腦中存在的感化能力、專業技能和生活經驗,調配成精彩的想法。試著用你的想象力羅列出一個玻璃杯的用途:可以插花、裝筆、當聽筒、用杯口畫圓圈、當蠟燭台、敲破後當自衛武器、裝水後敲擊出音樂等等。想象力越豐富的人,可以生成創意的沸點越低,一點即燃。

2.準星——創意策略

威力再大的武器也需要準星協助瞄準,尋找正確方向並鎖定正確方向。除非你甘願使用有浪費子彈嫌疑的散彈槍,撒下天羅地網去碰運氣,否則事先了解創意策略,知道子彈要射向何處是極其重要的。

3.扳機——創意概念

用來擊發子彈。扳機一旦失效,子彈將毫無用處。概念就像是扳機,協助激發點子。比如麥氏咖啡利用:“無論何時何地,用隨身泡的咖啡激勵或安慰自己重新開始的概念”就可以想出一些點子,包括:傷心過後衝一包咖啡撫平情緒,緊張的時候衝一包讓自己放鬆等等。這些點子都源於一個概念的激發。概念是固定的,但點子是可以變化的,多從生活中找一些與概念有關聯的點子就可能出現好的創意。

4.子彈——點子

圖像和文字的表現,是製造廣告效果及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一個稱得上是廣告創意的點子最好能勾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以及一探究竟的興趣,圖像或者文字能留給消費者深刻印象,提供的主要廣告訊息要清楚明白,要符合品牌形象和商品個性。不管想什麼點子,一定要以消費者導向為原則。廣告是做給消費者看的,既不是為了取悅廣告獎的評審,也不是為了讓別人典藏。所以創意人需要極為深刻地揣摩目標對象的心態,點子才容易引起共鳴。

五、IDEA的十盞綠燈

1.要先求對再去求妙

精彩的創意點子令人眼睛一亮,印象深刻,但正確的訴求才會改變人的態度,影響人的行為。創意人就像高明的模特,她要利用身體語言盡量表現設計師的盡心製作,但千萬忌諱讓自己的高明條件掩蓋了服飾的風采,朝台下賣弄的模特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材上,忘卻了服裝才是真正的主角,如同好表現的創意人為維護創意的完整性犧牲訊息的清晰性,都是違背專業精神的不負責行為。比如不少的創意愛用大量的留白和少量的文字製造畫麵的特殊視覺效果,堅持隻擺兩行文案,品牌又放的小小的,結果藝術效果達到了,廣告效果卻受到傷害。

2.要緊緊鎖定產品及主題

當想不出好點子的時候,直接把產品的品名和廣告主題拿來表現不失為可行之道,因為它最少還能吸引對該產品關心度較高的消費者。當然沒有人鼓勵創意人這麼做來逃避用腦的借口。事實上,最好的創意應該能不露痕跡地結合產品、主題和點子三者。

3.要一針見血

當文學家或導演有一萬字或者120分鍾的時間可以說故事,廣告創意人隻有數百字或者30秒可以講故事。因此,所謂氣氛的醞釀對廣告而言就成了奢侈的東西,創意人要習慣抓重點的思考方式,而且隻抓一個重點,抓住了便大做文章,至於引起此重點的過程可以略去,好像你以菜刀一下將洋蔥切成兩半,而不是以手慢慢地一層層地剝開它。

4.要簡單明了

消費者看廣告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當做購買決策的參考。而且,多半情況下,消費者是被動地接受廣告訊息的,越容易被他的知覺器官吸收的訊息也就越容易侵入他的潛意識。刻意將創意做得很偉大、很有深度的創意人,也忙於建構複雜的邏輯,套用結構式的文字,拚湊模棱兩可的畫麵,大多過高估計了消費者對廣告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要合乎基本邏輯

曾經有一個眼鏡店的廣告,畫麵用插畫的形式呈現一個青色的瓜果,標題寫到“這是XIGUA or QINGGUA ?”副標題是“如果你分不出來,表示你該換眼鏡了”。其實這個廣告很有想法但是對消費者而言,分不清是什麼瓜果,不一定與眼鏡度數不足有關係。違反了基本邏輯的想法,除非是刻意的表現手法,一定要細心檢視,以免影響廣告的說服力。如某品牌的白米,廣告標語是“有點粘又不會太粘”,如果改成嘩眾取寵的“似粘又似不粘”好像詩人說話,大概就不會被別人傳誦了。

6.要同時將IDEA文字化和視覺化

有一個奉命為客戶已經通過的畫麵配標題的事情,畫麵是一輛拖著光影、似乎在高速行駛的汽車,想了很久,沒有合適的表達,勉強用“將一切遠遠拋在後麵”來表現汽車加速淩厲的特性,但總體感覺標題和文案不匹配,沒有生命力。所以要訓練自己不光依賴文字語言思考,也學習進行圖像思考。其實,經由IDEA文字化和IDEA視覺化兩種思考方式的融合運用,抽象的概念更容易形成具象的符號或圖形跳出腦海。

7.要多多益善

有時候,思考創意像開車一樣,剛啟動時由於引擎尚未達到最有效率的工作溫度,行駛不太通暢,等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引擎的力量就源源輸出了。腦筋也要暖車,等思考進入狀態,真正的好點子才開始迸射出來。所以,隻要時間足夠,多構思一些好點子,再從中挑選、組合最好的點子,往往會有驚喜的收獲。

8.要細細切削

是“僧敲月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推敲之間,固然磨人,不加推敲,又如何擺脫平凡?作為創意人知道一個說法:“把寫好的文案放進抽屜裏麵,隔天再看,會發現更多需要修改潤色的地方”。不過,在修改創意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創意好或壞”以及“訴求的正確還是錯誤”兩個標準,缺一不可。

9.要盡量娛樂消費者

把商品娛樂化是廣告創意人必備技能,這情形好比演員上了舞台一定要有特別的服裝、化妝、動作以及燈光、音響等配合,為的是令觀眾賞心悅目。娛樂效果並不影響在傳播上的嚴肅意義,但你不必辛苦地扮演小醜逗笑,那是喜劇演員的職責。廣告人做的是博得消費者的好感,好感不同於逗樂,感人的或震撼的甚至恐怖的訴求一樣能獲得好感。

10.要能痛改前非

創意人最痛楚的是好不容易想到絕妙的點子,卻發現不符合策略或有違背品牌的特性,要被迫放棄。痛則痛矣,但昧著良知用到底,為求過關不惜羅織似是而非的理由,自棄專業立場,顯然對廣告創意的商業本質確認不夠,心態並不正確。想想多少大師因為無法突破自己而自殺,廣告人為廣告效果而痛棄點子有多難?

六、關於創意最寶貴的經驗

(1)創作成功的廣告是一門手藝,一部分靠靈感,但是基本上是靠知識和勤奮。

(2)去逗人樂而不是去銷售的誘惑,是一種接觸傳染疾病。

(3)一個廣告和另外一個廣告之間的差異是用銷售力的尺度來衡量的,它可能是19:1.

(4)在你動手寫你的廣告之前,先研究產品是值得的。

(5)成功的關鍵在於允諾給消費者好處——諸如更好的味道、清洗得更白、每一加侖可以多跑些路、膚色更好等。

(6)絕大多數廣告的職責不是勸說人們來試用你的產品,而是勸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比使用其他品牌產品更多地使用你的產品。

(7)我們反對學究式的艱難素語,諸如:生態的、典範、反對集體、在觀念化、次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