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曆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水仙的根,如銀絲,纖塵不染;水仙的葉,碧綠蔥翠傳神;水仙的花,有如金盞銀台,高雅絕俗,婀娜多姿,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鬱,且花期長。這珍貴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遠度重洋,久負盛名,譽滿全球。
水仙典故
千百年傳說,水仙花是洛神,也有說是湘神的化身。她們都是古聖人伏羲或堯的女兒,是婦女的道德典型。前人據此不知寫了多少讚美水仙花的詩篇。寫得最深最細的,要數曹操的兒子曹植的《洛神賦》,還有宋代高似孫的水仙花前賦與後斌。若把他們抒寫水仙花的美,凝聚到一點,便是“純潔”,用來比擬、頌揚婦女德行,對民風起著積極作用。西方水仙花的花語是堅貞愛情,與我國相似。源出於古希臘神話:誰不忠實於愛情,要受複仇女神懲罰,使他死於水,變成水仙花。故西方水仙花的名字意譯便是“戀影花”。引伸便是自省對愛情的誠摯。這和中國掌故是相似的。
中國水仙花的民間傳說很多,流行最廣的是說:福建園山有一善良的農婦,救濟了饑餓垂死的乞丐。這乞丐原是神仙,將吃的飯噴在屋的四周,後來長出金盞銀台水仙花。那裏農民便靠此經營而致富。於是贈送水仙的含義便為讚美您心好必有好運,祝賀您吉祥如意,萬事稱心。人們普遍將水仙花作為新春清供,以增添家庭幸福氣氛,這就是水仙花花語的作用。
水仙花的民間故事
金盞和百葉
漳州的南鄉有一個仙湖,湖邊住著兄妹兩個人,哥哥叫金盞,妹妹叫百葉。父母親早就去世了留下幾畝湖邊田地,兄妹勤勤懇懇地耕種著。他們還在湖邊栽種了柑桔、文旦、丹荔、龍眼、批把等果樹,一年四季花香果甜五穀豐登。憑借這仙湖,澇都不怕。這一帶村裏的人家,也都靠仙湖的水來灌溉上下南鄉萬畝良田成了漳郡的花果鄉、米糧倉。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忽然刮起一股強台風隻見烏雲滾滾,鋪天蓋地壓來。霎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咫風摧屋拔樹、暴雨雷電逞威。南鄉村民突然遭到這特大災害驚恐萬狀,陷入一片絕望的呼號聲中。金盞和百葉兄妹倆緊緊依偎著怕被風暴和洪水衝散。這時,忽然天崩地裂般地一聲巨響,一大塊黑乎乎的東西從天上壓將下來,把金盞和百葉都嚇得昏迷過去了。等他倆醒過來時風停了雨也住了,太陽又照在頭頂上,卻不知從哪兒飛來一座圓山「嚴嚴實實地壓在仙湖上麵,經過這場災難.南鄉人十分痛苦。房屋被摧毀了可以重建;果樹被拔起了可以重栽;莊稼被衝走了,可以再種。就是那仙湖被圓山壓沒了無法補救。從此水源斷絕了年年鬧幹旱。土地龜裂了果樹枯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隻好靠吃草根、啃樹皮活命。金盞和百葉約了村裏的青壯年去挖井,挖呀挖日夜不停地挖挖了十丈深也不見一滴水。老人唉聲歎氣小孩啼饑哭餓婦女哭斷肝腸。大家日夜想念著仙湖.渴望那碧綠的仙湖水灌溉良田,重過往日那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金盞和百葉同時夢見一位銀白須髯身穿寬大黃袍的老人,站在月光底下和藹地對他們說:
“仙湖何處尋:西去九九峰。劈開白鶴嶺,引來龍潭水。”說罷,變成一隻丹頂白鶴,長峽一聲衝天飛去。
兩人醒來後,都說出夢中老人的啟示。金盞說:“我想,這是仙人來指點我們。我要去劈開白鶴嶺,引來龍潭水。”百葉說:“哥哥,我也去!我們一起去把龍潭水引回來讓鄉親們都過好日子。”金盞勸了很久百葉才答應留下來看家。
百葉舍不得哥哥一個人走,含著淚連夜替金盞準備好幹糧、衣服、草鞋.整整齊齊地打好了包袱。金盞也備好了鐵錘、鑿子等開山工具。天剛蒙蒙亮百葉送金盞出門抬頭看見天邊劃過一道白光飛來一隻丹頂白鶴落在屋頂上。金盞對白鶴說:“白鶴呀白鶴您可是特來為我引路?”白鶴扇動雙翼.引頭長吹。金盞拉著妹妹的手叮濘道:“妹妹呀你記住,明年的今天,我要是沒有把水引來.你就要踏著我的腳印,來白鶴嶺接替我劈山引水。”金盞見百葉頻頻點頭就動身了。白鶴在前麵緩緩地飛金盞在後麵緊緊地跟,一直向白鶴嶺走去。
自從金盞走後,百葉天天登上圓山頂眺望。她天天望夜夜盼不知望了多少天,盼了多少夜,總看不到一線流水的蹤跡也盼不來一片雲霓的影子。
可憐的百葉嗬,她從秋盼到夏,隻見火熱的太陽把田地烤千裂了,金盞哥哥還沒有捎來一點消息。
可憐的百葉嗬,她從秋盼到冬,許多鄉親被迫扶老攜幼逃荒外地,金盞哥哥還是沒有半點消息。
可憐的百葉嗬她從冬盼到春,跟哥哥約定的日期快到了還沒有看見金盞哥哥把水引回來。
百葉越來越擔心越想越著急,等到約定的這一天她拭幹眼淚告別鄉親決心去找金盞。這時,白鶴飛來了,長唉一聲,停落在她麵前。百葉撫摸著白鶴說:“白鶴嗬,你就引導我去吧!我要去接替金盞哥哥一定要把龍潭水引來。”於是白鶴在前麵緩緩飛百葉在後麵緊緊跟,一直朝白鶴嶺走去。她走呀走呀不停地走,翻過一山又一山,登上一嶺又一嶺。
她在懸崖峭壁上發現金盞哥哥留下的斑斑血跡;
她在荊棘葛藤上,找到了金盞哥哥被鉤破的衣服布條;
她在山穀深澗的泥土上看見金盞哥哥走過的腳印。
百葉的意誌更加堅定了,信心也增強了她沿著金盞哥走過的小路.踏著他的血跡、足印,緊緊跟隨白鶴,不停歇地向前走去。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個日夜終於來到最後一座高山~白鶴嶺下。
白鶴嶺高通天門白雲繞山腰猿猴也爬不到頂。仰麵看懸崖峭壁高萬丈,要上去,除了攀藤外別無小路可登。百葉心想:“金盞哥哥能登上我也要登上。為了鄉親們粉身碎骨也心甘。”這時白鶴長峽一聲飄然飛向雲端停歇在峭壁上隱約可見的一處洞口向她鼓翅,仿佛在鼓動百葉要勇敢攀登。於是百葉抓住懸藤貼著峭壁,奮不顧身地攀登終於攀上了白鶴棲息的洞口。百葉興奮地跑進隧洞,
朦朧看見金盞哥哥高大的身軀,挺直地站在石壁麵前一手掄錘一手持鑿.像正在鑿石壁.百葉撲到他跟前,才發現金盞哥哥的身體早已冰涼僵硬了。她伏在哥哥的身上痛哭起來:“哥呀我來晚了!我早該來幫你才是啊!”百葉傷心地哭了很久很久,想起南鄉的幹旱想到鄉親們日夜苦盼的心情,想起哥哥臨走的囑咐她強忍悲痛擦幹了淚水接過哥哥手中檬著的錘子和鑿子就開起山來。
百葉拚命地鑿呀鑿呀,雙手都磨起了血泡,她也不停手還是繼續鑿呀鑿。後來,雙手都結了厚厚的繭子她更加使勁地鑿。在黑黝黝的隧洞裏不知白天也不知黑夜她隻是一個勁地往裏鑿一定要鑿穿石壁,把泉水引出來。渴了她舔舔石壁上滲出的水珠,餓了白鶴銜來一些嫩草、山果給她充饑。但是她的氣力一天天地消耗完了,她的身體一天天地瘦弱難支了.可她還是毫不氣餒地鑿呀、鑿呀。終於有一天,她用盡了最後的氣力昏倒在地上。不知過了多久她才慢慢蘇醒過來。忽然,她清晰地聽見石壁那邊有塗塗的流水聲音.便興奮地掙紮著站起來,把耳朵貼近石壁聽:“啊水!”她驚喜地叫起來:“龍潭水就在隔壁!”她使出全身力氣連人帶錘地猛向石壁砸去。隻聽得“轟隆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泉水衝出石壁嘩啦啦地湧進隧洞緊接著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白鶴嶺被激流衝成兩半,湍急的洪流托起金盞、百葉的身體順著瀑布.衝下萬丈懸崖直向山下奔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