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封狼居胥——霍去病(1 / 3)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票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餘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後,乘勝追擊,深入2000餘裏,殲7萬餘人。後升任大司馬,與衛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

英雄不問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結晶,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隻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母親又是個女奴,看起來霍去病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然而奇跡終於降臨在他身上。

大約在霍去病剛滿周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並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僅次於皇後。霍去病的舅舅衛長君、衛青也隨即晉為侍中。衛氏家族從此改變了命運——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青和霍去病,被改變命運的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曆史上武功頗盛的帝王,而當時的漢王朝,邊境不穩,時時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幾乎把農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而麵對這樣的局麵,長城內的國家卻從秦以來就無力從根本上改變,勝利的時候極少,更多的時候隻能寄希望於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買來暫時的相對平安。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而他很快就在身邊找到了和自己有誌一同的人,他就是衛子夫的弟弟衛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員將領各率一支軍隊出塞。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四路大軍出塞三路大敗,尤其離譜的是老將李廣竟然被匈奴所虜,好不容易才逃歸。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兵的“騎奴”衛青,出上穀直搗龍城,斬敵七百,成為真正的“龍城飛將”。衛青的軍事天才使漢武帝刮目相看,他從此屢屢出征,戰果累累。

橫空出世

在衛青建功立業的同時,霍去病也漸漸地長大了,在舅舅的影響下,他自幼精於騎射,雖然年少,卻不屑於像其它王孫公子那樣呆在長安城裏放縱聲色享受長輩的蔭庇。他渴望殺敵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戰。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在戰場上,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及八百騎兵,在茫茫大漠裏奔馳數百裏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遭遇戰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讚歎他的勇冠三軍。

霍去病的首戰,以這樣奪目的戰果,向世人宣告,漢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將橫空出世了。

戰神無敵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

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裏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在此戰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在這一場血與火的對戰之後,漢王朝中再也沒有人質疑少年霍去病的統軍能力,他成為漢軍中的一代軍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複河西之戰。

此戰,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帥,而多年的老將李廣等人隻作為他的策應部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戰的公孫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馬”還不如兩年前的長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沒有起到應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將李廣所部則被匈奴左賢王包圍。霍去病遂再次孤軍深入,並再次大勝。就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六十三人。

經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複了河西平原。曾經在漢王朝頭上為所欲為、使漢朝人家破人亡無數的匈奴終於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發生的時間在秋天。

兩場河西大戰後,匈奴單於想狠狠地處理一再敗陣的渾邪王,消息走漏後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漢朝。漢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生了嘩變。麵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隻帶著數名親兵就親自衝進了匈奴營中,直麵渾邪王,下令他誅殺嘩變士卒。我們永遠也猜想不出此時的渾邪王心裏都在想些什麼。那一刻他完全有機會把霍去病扣為人質或殺之報仇,隻要他這樣做了,單於不但不會殺他反而要獎賞他。然而最終渾邪王放棄了,這名敢於孤身犯險不懼生死的少年的氣勢鎮住了他。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嘩變繼續擴大。

河西受降順利結束,而今天的我們卻隻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個局勢迷離危機四伏的時候,那位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人的營帳裏,僅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製服的。

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並入漢王朝。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麵對外虜的受降,不但為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漢朝人有了身為強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

這時的霍去病,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漢軍的王牌。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能力無比信任,在這場戰爭的事前策劃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單於,結果由於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碰上了左賢王部。

然而這場大戰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裏,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於,“獨孤求敗”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裏,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